當時顧北城剛滿二十歲,顧老爺本來還想給他指個媳婦的,現在這麼一鬧,且不論他清白與否,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哪家的小姐肯嫁給他了。
為了躲避風頭,顧宏隻好把兒子送去了英國,順便想讓他長點本事,不要再這麼人五人六地混下去了。
二太太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兒子遠去千裏之外的異國他鄉,顧老爺把這事情一說,她就天天的鬧脾氣。可顧北城倒是樂意得很,反正上海他也待夠了,國內的其他地方又大都陷入了戰火當中,倒不如去國外開開洋葷更好。因此,他反倒勸說母親要看開一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嘛!等兒子學成歸來,您老人家臉上也有光啊!
事不宜遲,顧宏很快便選了個黃道吉日,親自將兒子送上了遠渡英國的輪船。
直到兒子走後,顧宏才有心思靜下來,把何小姐被殺一事的經過詳細思索了一番,發現裏麵存在著諸多的疑點。他也曾派人暗中調查過,卻竟連一絲漏洞也找不著。那何家一家在不久後也離開了上海,不知所蹤了。
顧宏縱有心懷疑,卻也苦於找不到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兒子的清白。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也就把這件事漸漸地放下了。
轉眼間,五年光陰已過,顧北城果然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在英國的劍橋大學考取了博士學位,風風光光的回國了。
顧家上下頓時高興得團團亂轉,二太太更是日日都掐著手指,算著到底哪一天可以真正的見到兒子。
顧宏也是興奮得不得了,除了把這一喜訊知會各路親友以外,還特地花錢在上海的各大報紙上刊登了這則消息。不到幾天,幾乎全上海都知道了大名鼎鼎的顧老爺有個留洋英國的博士兒子!一時間,前來道賀的人是絡繹不絕,二太太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百忙中還不忘讓下人去打聽準確的船期。
就這樣日盼夜盼,終於接到兒子從船上發來的電報,說是八月二十八日的傍晚抵達上海。顧家全家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這個重要的日子。可等到了碼頭,顧宏和二太太把眼睛都望穿了,卻沒看見兒子的身影!
顧老爺頓時著急起來,生怕會出什麼意外,便連忙打發人跑到船上去找。可下人把上上下下三層船艙都找遍了,還是沒找到大少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正當顧家上下為了尋找他們的大少爺而亂得不可開交之際時,顧北城卻不知什麼時候就進了城,眼下正在城北一帶閑逛呢!
原來這小子早就提前了一小時上岸,當時船離碼頭還有一段距離,可顧北城偷偷塞了點錢給艙裏的管帶,硬要他提前放自己下去。管帶擰他不過,同時也看在錢的份上就應允了。
舊時的遠洋渡輪上總會定時安排一艘小艇往岸上發送郵件,這管帶就暗中安排顧北城混在小艇上。就這樣,他才成功地瞞過了眾人的眼睛。
其實早在船上的時候,顧北城就聽說了家裏將他獲得博士學位的消息四處散播。以他老爹的性子,肯定會在碼頭上安排重要的歡迎儀式。為了避免那些難堪的時刻,不得已他才采取了如此下策。
家裏現在肯定是張燈結彩、賓客盈門的,因此顧北城也不想馬上回去,可摸摸肚子也有點餓了,他在英國天天牛奶麵包的早就吃得膩煩了,此刻卻非常想念家鄉的蟹黃小湯包,因此便興致勃勃地向南城夜市走去。
話說顧北城一路上邊走邊看,什麼都覺得新鮮。盡管周圍的物事也沒發生什麼太大的變化,可他還是逛得津津有味。畢竟離開得太久了,加上南城的夜市一向就很熱鬧,吃的、喝的、玩的、看的什麼都有,顧北城真有點目不暇接了。
這麼個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的新潮男子走在鬧市裏,自然吸引了眾多姑娘小姐們的目光,那一雙雙含情脈脈的眼睛裏幾乎都要噴出火來了,巴不得人能跟目光一樣,可以緊緊地貼在這位獨行男子的身上。
顧北城當然不會把這些庸脂俗粉放在眼裏,他不禁在心裏冷笑一聲:“哼!如果時間跳轉到五年前,恐怕你們一個個見了我都唯恐避之不及吧!”
他也不理會其他人,徑自走到一個賣湯包的攤位前,掏出錢包正想買上二兩,卻忽然聽到對麵一個賣唱的攤位裏傳來一陣打鬧的聲音。他有點好奇地看了過去,誰知這一看,他的目光就再也挪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