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關於古人共同點的三個話題(2)(2 / 3)

第四名:漢宣帝—許皇後

在中國曆史上,除了開國皇帝以外,很少有先貧賤而後富貴的君主。漢宣帝就是這樣一位,他的祖父是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因為兵變自殺了,他的父親也一起死了。所以,漢宣帝從小就是孤兒,完全是以一個平民的身份長大的,娶了同樣是平民的許平君小姐做妻子。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他的叔祖昭帝死後,朝堂上連換了幾個皇帝,不是夭折,就是沒有德行。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權臣霍光挑來挑去,就挑中了這個平民。平民一下子做了皇帝,自然對恩人霍光是感恩戴德。霍光就說了,你把你家裏的那個黃臉婆換了吧,我女兒如花似玉的,送給你做老婆怎麼樣!這要換了我小人家,您老人家有權有勢的,高興了還好,萬一不高興了把我的彩票收回去了可怎麼得了?家裏的那黃臉婆我早煩了,正想換換呢,thank you。可人家不,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說我以前有一把劍不見了,你們誰看見了給我呀!劍,指的就是老婆。所以,別人都知道漢宣帝的意思了,於是平民妻子變成了漢朝皇後。這是生前的恩愛。

許皇後沒有什麼福氣,沒過幾年舒心的日子就被霍光的老婆叫人下毒害死了,漢宣帝當時倒沒怎麼樣(他也沒那個能力)。以後,霍光死了,他逮住機會把霍家滿門抄斬,也算狠毒了。霍光畢竟有大恩於他,他還下此毒手,恐怕夫妻情深、為妻雪恨是其中重要原因。這對夫妻有一個兒子,漢宣帝為了兒子的健康成長也費了不少心思,最重要的就是挑選繼母,他為兒子挑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做繼任皇後(她之所以被選中,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兒子;之所以沒有兒子,當然是因為皇帝不喜歡她)。當皇後的人選公布出來以後,宮中的其他嬪妃大多很不以為然,也說明新皇後完全不得寵。子以母貴,漢宣帝能這樣做,主要的還是夫妻之情。這些,是死後的恩愛。訪求故劍,雪恨滅恩,擇母育子,漢宣帝—許皇後,排個第四名,應該沒有問題。

第三名:隋文帝—獨孤皇後

之所以把這對夫妻列為第三,是因為他們是帝王之中罕見的一夫一妻,你能想象一個皇帝能夠一輩子隻有一個妻子嗎?別說皇帝了,也別說古代,現在閣下突然買彩票中獎了,馬上拋妻棄子可能不至於,在外麵包包二奶您可別說您不會動那念頭,就算您不動那念頭,人家送貨上門您也不一定就能義正辭嚴地趕人家走!不然現在有點錢、有點權的人包二奶的怎麼那麼多?但是就這樣的高難度,隋文帝,他竟然就做到了,盡管他做得有點不情不願。隋文帝曾有一次和宮女鬼混的行為,被獨孤皇後知道了,她毫不猶豫地將情敵亂棍打死。為此隋文帝大怒,甚至離家出走,奮力爭取包二奶的權利,可是由於大臣們都知道隋文帝怕老婆,再加上他們的幾個兒子都已成年且手握重兵,他終於打消了包二奶的念頭。盡管如此,他畢竟完成了這個高難度的動作——一夫一妻,所以,這對夫妻獲得第三名,也是合情合理。

第二名:明孝宗—張皇後

這對夫妻獲得第二名實在是當之無愧,和第三名獲得者一樣,這對夫妻同樣地完成了高難度的一夫一妻,所不同的是,他們是自願的,而且,是在排除了一定阻力之後完成的。在那個年代,講究的是多子多孫,而皇帝的子孫多少,更是關係到國家的大事!這對夫妻隻有一個兒子,正因為如此,當時的大臣多次上奏要求皇帝多置內寵。可以想象,明孝宗和張皇後,他們之間隻要有一點點不和睦,他大可以順水推舟,而他,沒有這樣做!這對夫妻的恩愛之情,明明白白,無可爭議。

第一名:漢高祖—呂皇後

可能有人要罵我了,這對夫妻,出現在史書上的形象不說是尖銳對立,怎麼著跟恩愛兩字也扯不上關係呀。居然把他們列進排名,還是第一位,這太說不過去了。不是這樣的,劉邦和呂後的感情之深之厚,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他們的恩愛程度,不光超出了他們那個時代的標準,甚至,超越了我們這個時代。

漢高祖和呂皇後,他們跟一般的享樂型夫妻不一樣,他們從結合直到分離,都是事業型夫妻,真正的事業型。在中國曆史上,丈夫在世妻子就走到前台的屈指可數,其中一對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另一對就是漢高祖和呂皇後。漢高祖劉邦年輕的時候名聲並不怎麼好,“遊手好閑無賴鄉裏”,可是呂皇後的父親看上了他,覺得這是個英雄人物,能成就大事,不顧妻子的反對,將女兒也就是呂皇後嫁給了劉邦。他們的結合,從一開始就帶有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