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綠林好漢(1 / 3)

楊奉手下有位勇士,名徐晃,字公明。

隻見他騎栗色駿馬,舞一雙大斧,衝過來踩踏郭汜人馬。上前阻擋的人,盡皆化作血煙,屍骸不全。

郭汜手下潰敗。楊奉隨即趁勢吩咐徐晃,道:“妄想擁著鑾輿逃亡的賊人之流,一個不留,統統從君側掃蕩幹淨!”

“得令!”

徐晃揮舞火焰般的血斧,掉轉栗色駿馬,衝將過去。

李傕及其部下,把禦輦當盾牌,躲在輦後,全無勇氣出戰,盡皆奔逃。可是宮人們卻不能丟棄皇帝去逃命,於是一齊席地而坐,聽候楊奉處置。

不久楊奉收戟,令兵卒列隊,遙拜禦輦。然後自己手持頭盔,跪在獻帝珠簾之下,頓首而拜。

獻帝十分高興,走下禦輦,抓住楊奉的手,道:“汝救朕於危難之中,功勳銘記朕之肺腑,永誌不忘。”接著又問道:“剛才揮舞大斧的驍勇之士,乃是何人?”

楊奉招手,讓徐晃前來,奏道:“河東楊郡人氏,徐晃,字公明,我的部下。”

獻帝又給徐晃頒布功勳,授予榮耀。

當夜。獻帝禦輦駕臨位於華陰寧輯村的楊奉營寨,就在寨中歇息。

黎明時分,正準備出發離開,不料傳來意外的聲音:“有敵人!”

是昨天的敵人趁早奇襲而來。而且,襲來的大軍是昨天的數倍。

“我等在此團結起來,把礙手礙腳的楊奉除掉。不然,你我二人定要倒黴。”

被楊奉打敗的李傕和被楊奉粉碎的郭汜,雙雙淪為敗軍之將,同傷同悲,同病相憐。兩人忽然力合一道,昨夜開始,悄然蠢動,甚至搜羅附近州縣的無賴山賊之輩,高聲呐喊,包圍營寨,誌在必得。

徐晃雖然全力奮戰,不亞昨日,但寡不敵眾,且畢竟獻帝禦輦和宮人們都是羈絆,情況分分秒秒地瀕於危急。

真是幸運。恰在此時,獻帝寵妃的父親、老將董承率一隊兵馬追隨禦輦而來,獻帝得脫虎口,落荒向前逃去。

“別讓禦輦跑啦!”

“交出皇帝!”

李傕的部下被嗬斥著追趕禦輦。

楊奉見這些敵人雜遝不堪,建議獻帝和隨臣道:“把珠玉、財物統統扔到路上。”

皇後把珠冠、胸飾,皇帝把座旁的符冊典籍,毫不吝惜地扔出禦輦。

“性命金不換。”宮人和武將們也扒下衣服,解開金帶,邊跑邊把所帶之物統統撒在路上。

“哎,珍珠掉下來啦!”

“有根金釵呀!”

“還有金襴袍呢!”

追上來的兵卒個個像餓狼,被地上財物誘惑,紛紛撿拾,爭先恐後。

“混蛋!往前追啊!快追皇帝禦輦!不許撿那些東西!”

不管李傕、郭汜如何嗬斥、驅馬踢踩,圍著金襴和珠寶的“蛆蟲”們就是不走。對他們來說,搶到手的百錢之財,遠比追趕帝王的車轍印子重要。

說到陝西北部,還居住著尚未開化的苗人。不消說,這裏是遠離文明的偏僻之地。

為達到目的,郭李二人狼狽為奸,聯合勢力執拗地緊追不舍。獻帝禦輦改變路線,終於逃匿到此。

“既然如此,迫不得已。請給白波帥幫降旨,召他們前來。所剩唯有一計,用他們打退郭汜、李傕之徒。”獻帝身邊的人勸道。

白波帥是什麼幫派?獻帝一無所知。言聽計從地頒發詔書。

雖是亂世,也有意外從天而降啊!收到詔書,白波帥的頭目們驚訝不已。

他們居住在太古山林之中,是靠食旅人和良民的肉,喝旅人、良民的血活命的綠林徒黨,就是以所謂山賊強盜為業之輩。

“嗨,出去看看吧。”

“是真的嗎?天子下詔書召我們去?”

“不會有假的。不管咋樣,有風聞傳說,皇帝逃避長安之亂,無路可走啦。”

“不會是陷阱,讓我們率全族出去,結果一網打盡吧。”

“他們有那麼大兵力嗎?我們也不能永遠甘當老虎豺狼的老大。現在正是一躍出人頭地的時機。帶著手下出山吧。”

李樂、韓暹、胡才三個頭目討論決定,糾合山林豺狼千餘人,訓令道:“從今天起,我們就要當官軍啦。大家多少得收拾整齊點兒啊。”然後飛馳而來。

得到援助,禦輦再次出發,急急趕路去弘農,很快就在途中碰到郭李聯軍。

他們的軍隊中也混雜著土匪山賊。

猛獸與猛獸相互撕咬,戰鬥慘烈,連太陽都在血霧之中,黑而無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