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一位客人(2 / 2)

這也好,沒有人在旁邊嘮叨。路飛舟也好認真開車。

很快,路飛舟在一個路口右拐就開向石經山方向去了。跑車的引擎聲開始漸漸高昂,路飛舟已經把車速提高到了120公裏每小時了。不過估計路飛舟開得很穩,旁邊打著瞌睡的中年人並沒有什麼感覺。

沒有走幾公裏,路飛舟發現路就開始變窄了,原來能夠同行的8車道已經變成了4車道。而且周圍的車流量也開始稀稀疏疏的了。過很久才看見一輛對頭車。

接著還沒有開幾百米,路飛舟就看見了石經山的路牌。想起胖哥說的話,開始集中注意力起來了。從龍泉往石經山方向是上坡路,於是路飛舟開始降到3檔來跑,依然是迅速的換擋,車子的速度依然沒有絲毫的下降。路飛舟把平時每一次的操作都當成一次練習,所謂積少成多。路飛舟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爬坡道的時候一般都用低檔位來跑,因為低速擋,雖然車子速度低,但是帶速高。能夠使車子有足夠的動力爬坡。一般來說,跑爬山公路人們多會用1檔或者2檔。一來帶速高爬坡不吃力,二來比較安全,萬一高檔位爬坡動力不足,很後能導致車子往後退造車事故。但是對於路飛舟而言,自己還是有一定技術,而且路飛舟的改裝FD動力十足。355匹的馬力可不是吹出來的,要不是胖哥的提醒,自己又是第一次跑這條路。掛個4檔也能輕鬆加愉快的跑。

車子已經進入了盤山公路,淩晨快到12點的晚上,周圍靜悄悄的鬼影都看不見一個,又是在山區路段。除了路飛舟FD的車頭燈在山區中閃爍著光點,周圍完全是漆黑一片。除了不時從路邊的林子裏麵傳來幾聲淒慘的鳥叫。就隻剩下高速轉子引擎的引擎聲音。

路飛舟已經進入山區車道有一會兒了,路況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崎嶇。剛開始的時候還有幾個較長的直線道路。到了後來基本上都是彎道了,過了一個又一個,還是變著花樣的來。一會兒是90度的直角彎,一會兒是斜著向上的U型彎,然後又是很長一段的弧形急彎。路飛舟算是見識到了這盤山公路的厲害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路飛舟都記不到自己已經換了多少次檔位,搬了多少次方向盤了。

看來這條路還是靠操作技巧的,光是操作次數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了。其實跑過山路的人都知道,山路不是像普通的路一樣一平到底。彎道多就不說了,起伏不定的路段很是考驗技術和車子的性能。崎嶇的山路不像一般的爬坡隻要掛個低檔位就可以一路輕鬆的跑了。

一般而言,學車的時候,老師傅都會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口訣“減速就減檔,加速就升檔”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不論高檔位低速跑,還是低檔位大油門都是對車子引擎的齒輪傷害很大的。就山路而言,可能突然前麵出現一個很陡的坡,你就必須換個更低的檔位來跑。突然前麵出現一個下坡路,你得視情況加檔。不然就會造成引擎製動減速,對車子的引擎的損害很大的。

路飛舟開著車往前,越開路況越差。有幾次要不是路飛舟反映快,差點都撞山了。而旁邊的中年人已經不是在打瞌睡的狀態了。路飛舟看了睡得很死的中年人,心裏還有點小擔心,害怕把客人驚醒了。

路飛舟心裏不禁想到一部經典電影裏麵的台詞了,“這種人不去守義莊真是浪費了”睡得跟死豬一樣,鬼來估計屁都都不知道。不過路飛舟還是挺樂意的,要是一個人盯著你開車,你還感覺不自在了。

路飛舟一邊開著車前進,一邊在熟悉記錄這條路的情況。畢竟自己以後會經常跑這條路,還要在上麵聯係技巧了啊。

一個技術高超的車手,一定也是一個記路的高手。隻要跑過一遍的路段,基本上都能記得住有幾個彎道,幾個下坡上坡。這樣好方便製定最佳路線。

路飛舟保持著差不多60到100公裏每小時的速度開著車,畢竟第一次跑,還是以熟悉和小心為主。況且還載著客人了,怎麼著也得為客人的生命安全著想吧。

磨磨蹭蹭差不多半個小時,路飛舟終於把車子開出了盤山公路。路飛舟頓時鬆了一口氣,想著其實這條路也並沒有那麼難。雖然崎嶇了一點,但是以自己的技術還是能夠順利過去的。不過那山裏麵的氣氛著實有點嚇人。黑不溜秋的,膽子小點的人估計去都不敢去。

出了盤山公路,路飛舟不知道往那裏開了,畢竟這中年人也沒有說清楚。望著熟睡的中年人,路飛舟還是打算把他叫醒問問。

“喂,大哥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