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當今世界,千奇百怪之事層出不窮:跳樓、上吊,自殺者甚眾;酗酒、吸毒,醉生夢死者頗多;砍幼兒,滅全家,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憂愁、煩惱、苦悶、狂躁、焦灼、沮喪、無聊、空虛、無助……這些陰暗灰色的詞彙,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語。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精神病患者超1億人,重症人數逾1600萬。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1人精神異常!

按說,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很豐富了,那為什麼人們的精神問題越來越嚴重呢?人生為什麼會煩惱無邊?怎樣才能擺脫內心的煎熬?現代人在探索中,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佛教,想從佛陀睿智而穿越時空的偉大教誨中,尋求到療治心靈痛苦的良藥和洗滌煩惱濁垢的淨水。

佛,是什麼?佛是覺者,是覺悟了宇宙和人生真相的大智者。釋迦牟尼因為覺悟到人生是苦,所以毅然出家,誓成佛道。佛陀大慈大悲,他成佛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解脫自身的生死煩惱,更是為了救度無量眾生,遠離生死流浪的險畏,脫離六道輪回的苦海。

一天,靈訓禪師前來參訪歸宗禪師。

靈訓禪師請問歸宗禪師道:“禪師!什麼是佛呢?”歸宗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靈訓禪師說:“這!不可以告訴你,告訴你,你也是不會相信的。”

靈訓禪師聽後馬上說:“不!禪師!我是誠誠懇懇地來向您問道,您的話,我怎敢不相信呢?”

歸宗禪師點點頭說:“好!你既然肯相信,你靠過來,我告訴你!”然後歸宗禪師把嘴巴貼在靈訓禪師的耳朵上,細聲地告訴他說:“你就是佛啊!”

靈訓禪師聽後,先是一愣,然後放聲大笑說:“我就是佛!哈!哈!我就是佛!”

如果我們心外求法就好比騎驢尋驢,緣木求魚。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佛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不要舍棄自心的靈山,要向自我內心去修煉。

佛陀說:“人的生命,隻在一個呼吸間。”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過生活。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顆禪心。

夢窗國師詩雲:“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心無物欲,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涯畔,胸懷坦蕩,宛若長空旭日驅除晨霧,煩惱無處藏身。我們何不也做一個這樣的快樂佛呢?

初祖達摩說:“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隨天際雲卷雲舒,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寶石從地而生

美德從善而現

智慧從清淨心而具足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樂、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靈決定,由心靈的修煉程度決定。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恒久的快樂,就要重視修心。

本書正是幫助我們來修心的。菩提心對治自私心、平等心對治分別心、給予心對治索取心、感恩心對治忘恩心、出離心對治貪著心、克製心對治放縱心、當下心對治怠惰心、淡定心對治浮躁心、空靈心對治愚癡心、平凡心對治獵奇心。

本書針對當今讀者的根基和接受能力,以生動活潑的佛教故事、深入淺出的哲理語言,以現代的、生動的、淺易的方式,幫助人們戰勝心魔,引導人們開發自身與生俱來的佛性,指導人們修煉一顆無堅不摧的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