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母親和妻子(1 / 2)

第二年天正二年三月初時。寧子收到了一條喜訊,不用說,是來自丈夫藤吉郎的:

“敬複母親大人和你的來信,我再三閱讀。”

看來這是藤吉郎寫給她和母親發去的信函的回複。他的信中總是充滿了想要取悅妻子和母親的心情,但這次的信中有讓兩人欣喜若狂的特殊內容:

今濱的建設工作雖仍在進行之中,但我極想見到母親大人和你,故而請你們準備動身。此事請轉告母親大人,草草如上。

藤吉郎

僅憑這段文字,想象不出來發生了什麼事,但在這個好消息傳來之前,從新年開始,夫妻就已經多次書信往來了。

近來,藤吉郎一直輾轉作戰於北近江的山間,即使偶有閑暇,也要奔命於各處,絲毫得不到休息,這次平定淺井和朝倉之後,信長終於對藤吉郎說:“你把家人也接到近江去吧”,首次認可了他在領地裏永久居住的權利,並且建議他將家人也遷到那裏。

在攻打小穀一役中,他的戰功當居首位。然而,信長對之前不過是一名軍官的藤吉郎,先是讓他住在城內,然後又將淺井領地中的十八萬石交給他,這賞賜顯得不同尋常。

不僅如此,信長甚至還賜姓給他,從今以後他將木下的姓改成羽柴。這個姓是從丹羽五郎左衛門和柴田勝家各取一字而得。

丹羽和柴田二人都是織田家重臣中的上席將領,其人品也廣受世間好評。

“臣感激不盡,今後我就自稱羽柴築前守守秀吉。”他感覺非常滿足。當上築前守守,也是最近的事。這樣一來,他就一躍進入大名的行領,領地有二十二萬石。如果還是用木下藤吉郎的名號,顯得有些不太相配。可能是考慮到這個原因,信長便讓他改姓。不管怎麼說,此時秀吉的地位已經和世代老將們平起平坐了。

而且,他還不甘於僅僅居住在小穀城中。他認為這座城過於保守,雖然適合退守,但不利於進攻,而且主公又是胸懷大誌之人,自己不能被這樣的地方所束縛。於是,他看中了南邊三裏湖畔處的今濱,將那裏選為住處。得到岐阜方麵的許可之後,他立即開始修建,這年春天便造好了白灰箭樓和堅壁鐵門。秀吉寫了封急信,信上說城造好了,便將家人接到今濱去,他的妻子和母親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過去,寫了好幾次信催促他。終於,今天的回信到了。洲股城當然是還給信長。秀吉的母親和妻子寧子,都住在城內的一處房屋裏,整理行裝也沒有費什麼功夫。數日後,蜂須賀彥右衛門一行從今濱趕過來了。他們是前來迎接的。老母親和寧子坐在塗漆的轎子裏,跟隨前後的將士們都是平常打扮。大約百人的隊伍中,既有女人也有童女,從沿道的田中看去,非常漂亮。“我們會經過岐阜城的城下,你要作為秀吉的妻子求見信長大人,感謝平日裏的恩情。”之前母親就和她說過此事。寧子感覺此事責任重大,為此也花了不少心思。她生怕自己到了岐阜城見到信長時,嚇得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到了那天,她將母親留在旅館裏,自己一個人帶著各種禮品,來到了岐阜城的宮殿中。這時,她覺得自己心情平穩了,忘記了自己之前的種種勞累。而且,初次見麵的主公比想象中要爽朗得多。

“你在築前守守不在家的期間,要承擔贍養老母親的責任,想必很是操勞吧。不對,比起這個,更難受的應該是寂寞吧。”信長親切地和她聊著家常。她意識到自己的家人和這位主公也是有關係的,於是便完全鬆了一口氣。“您這話我可不敢當,正是因為丈夫外出參戰,我才能安穩地生活,感謝已經來不及了,要是還想著寂寞的事,真是要遭天譴了。隻是母親大人年紀大了,多有不便。”信長笑著說道:“非也非也,女人的心思說也無妨,不必掩飾,寂寞是正常的。正因為感受到丈夫不在家的寂寞,才能理解到丈夫的優點嘛。有人唱過一首歌,下句我忘了,隻記得一句:‘一出門在外遇風雪,才知妻難得。’可能築前守守也等著你過去呢。而且今濱城是新城。戰時離家太久了,很辛苦吧。這次全家得以團聚,你們又可以回憶一下新婚的時光了。這種歡樂隻有軍人才能體會啊。”“這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