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關於為什麼要脅迫被害人遠離衣物,原因很簡單,方便凶手自己逃跑。”
“一旦侵財的行為完成後,凶手便可以開始逃跑了,而被害人因為沒穿衣服,通常會選擇跑回去穿衣服呼救,而不是追凶手。”
聽到這樣一番嚴絲合縫的解釋,在座的警員微微點頭表示讚許,這下子他們算是理解林默為什麼說卸裝行為是為了保護凶手自己,控製被害人了。
“另外,凶手對於一個手無寸鐵的女人采取卸裝行為,這說明什麼?”
林默笑著提出了這個疑問,然後依次看了一眼在座的警員。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凶手可能比較自卑,個子不太高,身體也不夠強壯,比較年輕。”
說話的是夏秋露,兩人曾已經選修過犯罪心理學,對於這種簡單的犯罪心理揣測,她能夠回答出來屬於意料之中。
師姐說完後還不忘繼續補充一點。
“我也有一個發現,死者的身高在一米六,頸部的創口並非砍創而是刺創,作案武器應該是小刀,匕首之類的。”
“另外因為內部創腔是呈現內水平傾斜,這也就導致頸部大動脈在被刺穿時,由於軟體組織阻擋,所以沒有造成大範圍的噴濺型血跡。”
“此外,考慮到一般人采取持握武器的方式多會采取小魚際握刀法而非單純的虎口握持……”
說到這,夏秋露微微一頓,然後道。
“創腔的呈現是平行的,這意味著,凶手可能和死者的身高相近。”
這個很好理解,如果死者與凶手存在較大身高差,創腔一般會出現向下或者向上傾斜,而非死者身上的內水平傾斜。
聽到夏秋露的結論,在座的警員很快在腦海中對凶手進行了大致刻畫。
身高不高,內心自卑,體格不大……
龔隊長在聽完兩人的發言後,重新在腦海裏麵將作案全過程演繹了一遍然後道。
“林默,根據你的推斷,凶手是在公路偶然發現了被害人,然後萌發劫財的心思,先是用小刀威脅對方脫掉衣物然後搜取錢財,然後再脅迫對方遠離衣物。”
“不過後來大概是被害人要錢不要命,與凶手發生了爭執,情急之下,凶手一刀刺死了鍾玉珍。”
林默沒有點頭,而是眉頭微皺繼續道。
“其實還有一點讓我想不明白。”
“現場還有一排一模一樣的西裝鞋印是從公路另一頭下來的。”
“鞋印整體非常光滑沒有麻點,應該是下雨後之後留下的。”
“運動軌跡則是先經過屍體然後徑直走向跑車。”
“你的意思是……凶手在下雨之後,又返回現場看過屍體?”
“如果隻是單純看屍體的話還很好解釋,但是腳印還去過死者的跑車。”
林默歎了口氣。
“也許……跑車上有什麼對於凶手不利的東西,需要處理掉。”
夏秋露托著下巴略微思考了一下,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