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副區長,年輕人應該勇於擔當,不要學習那些老油條推卸責任,該是你負責的就該你去麵對。”歐建嶺涼涼地看著竇一凡,扔下一句極為不負責任的話之後就徑直往門口走了過去。
“一凡,現在怎麼辦?要不,我跟你一起下去吧?”歐建嶺一走,周立銘臉上立刻就浮現了某種焦慮。
“隨便你吧,銘哥!我一個人下去也沒有問題,不過我想問的是到底海饒財政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兩個月工資發布出來的情況?”竇一凡將周立銘那種想走又不好意思,想留下幫忙又忐忑不安的神情看在眼裏,也不打算勉強他。隻不過,在下去麵對那些群眾之前,他總得把事情了解清楚。周立銘比他早到海饒有小半年,而且一直協助歐建嶺分管經濟,雖然期間出現了書記和常務副區長倒台的事件,但是在竇一凡眼裏周立銘應該對海饒的經濟狀況有所把握才對的。可惜的是他的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太多的信息。
“海饒經濟本來就很薄弱,沒有大工廠大企業,旅遊業發展不起來,海產養殖業又扶持不了。除了那幾家超市和酒吧,其它稅收根本就收不起來。再加上開發區本身的負擔特別重,最近幾年又大批量的招人進人。你去了解了解,基本上每一個中小學都是超編的,一個人上兩三節課的也有,甚至沒有課上的也有,一個學校裏麵專門發報紙的都有兩三個人。唉,其實不僅僅是中小學,基本上所有的單位都是這樣的。人浮於事,一個人幹的事情愣是分給三四個人幹,四個街道十八個村,有超過四千左右的教師隊伍。如此龐大的隊伍,你叫開發區財政拿什麼發工資?”聽到竇一凡發問,周立銘立刻唉聲歎氣,滿臉的無奈。
“既然沒錢發工資,當初為什麼還要進那麼多人?唉……”竇一凡衝口而出的問題立刻就在他自己有些懊惱的歎氣聲中收了回來。
“嗬,不進人怎麼行?領導們該怎麼幫啊?流動,流動,沒有流動哪來的資金流通?一凡啊,千年冰封非一日之寒啊!這事不好弄啊!其實開發區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借錢發工資的,隻不過這一次舟寧那邊的財政不肯再借錢給咱們海饒。財政不肯借,銀行不肯通融,有錢的單位先用本單位的資金支撐著,沒有錢的單位就準備吃西北風了。大過年的,現在還發不出工資,也難怪人家坐立不安的。有些家庭估計是連年貨都沒有辦法辦了,唉!”周立銘的長歎更是表明了他這個了解海饒經濟底細的副區長的無奈。盡管他的念叨有些羅嗦,不過在竇一凡聽來卻沉重得無法評價。
周立銘離開二樓小會議室已經有好一會兒了,呆坐在會議桌旁邊的竇一凡沉默著,身邊的雷碧雲連大氣都不敢喘,整個會議室的空氣似乎一下子凝結了。
更新快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