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龍憂心忡忡的對李易說:“豪族大地主們最喜歡天災了,一旦有個洪澇、旱災、蝗災,那就是上天賜予他們兼並小民百姓們土地的天賜良機,小民百姓們抗災能力實在太弱,弱到一場水患一場旱災就必須去大地主那借糧度災,否則就全家餓死,而豪族大地主們趁機放高利貸借糧給小民百姓們,大地主們的借出去的活命糧就像是套在牲口脖子上韁繩,一旦借出去,就意味著小民百姓們徹底淪為了大地主的奴隸,他們抵押的土地房產甚至自己和妻女兒子的賣身契都成了大地主的囊中之物,一場大災過後,無數人成了奴隸,不但失去了全部財產,甚至連人身自由都沒有了,成了大地主的奴隸。試問這樣的天災那個實力雄厚有無數存糧的大地主不喜歡。如今大地主突然發現居然還可以人為製造災難來掠奪小民百姓土地房產甚至他們本人,他們又豈能不趨之若鶩。”
李易附和道:“是啊,用毒土汙染江河土地造成饑荒,小民百姓們就必須向豪族大地主借貸,一旦借貸就被大地主套牢套死,世代為奴,有這樣拓展勢力的‘天賜良機’,這些吸血蟲焉能不用。一旦毒土在全國各地的江河土地上泛濫,就形成了一片汪洋一般的饑荒區,而那些存糧豐富的大地主就是這片汪洋上的一座座孤島,身處汪洋裏水深火熱的小民百姓們想要活命隻能簽下賣身契爬上這一座座孤島成為孤島的奴隸。”
兩人說著說著不約而同的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那些大地主就像是一個個領地上的狼,而身處領地之內小民百姓們就是他們領地上的羊群,被狼吃掉幾乎是天道一般的命中注定。這結局讓李易和阿龍無比沮喪。
也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李易接著對阿龍說道:“你覺得會不會有這麼一種情況,這毒土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那些有實力的大地主們都得到了這本武功秘籍,也就說他們都卷進了這場武功秘籍的爭奪大賽中,然而突然有人人手一冊發給了他們,他們都練了這本秘籍,於是等於所有人都會了秘籍,所有人都會了就等於所有人都不會,畢竟這秘籍的招式完全一樣,你敢用這秘籍來打我,我就用這秘籍打你,所以造成一種僵持狀態,誰都不敢用這招去對付敵人,因為一旦有人輕舉妄動,那麼一定遭到別人一樣的打擊,你對經過我的河流投毒,那我也去你河流的上遊投毒,來啊,我們互相傷害啊,於是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會不會產生這樣的局麵?”
阿龍搖了搖頭:“不會,有實力買毒土的人畢竟是少數,不可能每個地主都買得起的,隻會出現另一種情況,那就是買到毒土的地主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兼並買不起毒土的地主和小民百姓們的土地,買得起毒土的地主們也許會簽署一個互不侵犯條約,一致對外對付買不起毒土的中小地主和小民百姓們。”
“對,你分析的很對。”李易讚同阿龍的觀點。李易接著問道:“眼見一場毒土危機將在全國各地如滔天洪水般蔓延席卷,而豪族大地主們正在為這場巨災積蓄這勢能,一旦勢能積蓄完畢,這滔天洪水將如從天而降的瀑布一般傾瀉而下。這局麵該如何破局呢?”
阿龍答道:“隻要控製住源頭,在這場滔天洪水的人造災難就能避免,如果朝廷派兵將兩個毒土產控製住,禁止買賣毒土,那麼那些想靠著毒土趁機掠奪土地人口的豪族大戶就沒有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米,這場浩劫也就扼殺在搖籃裏了。”
其實這個答案李易早就想到了,隻是他想在阿龍這裏得到確認。
“可問題是朝廷遲遲不出台禁令,也沒有派兵來控製住毒土產地,這……就讓人看不透了。難道朝廷有意讓這場毒土危機呈席卷蔓延之勢而不出手製止?”
阿龍搖了搖頭,廟堂之上的對策又豈是他們這等平頭百姓能揣測預料的。“廟堂之上的應對之策我怎麼能揣測預料,但我預料楊紅昭用毒土換軍糧的方法不出半月之內就能籌措到西北邊軍的軍糧,軍糧問題已解決,兩個難題他就解決了其中之一,接下來就要解決被汙染了的平江兩岸,但如果全國各地都陸續爆發了毒土汙染事件,那麼平江兩岸的汙染就成了無足輕重的小事了,就像曆代農民造反一樣,如果隻有一個地方爆發了農民造反,朝廷肯定是集全國之力將其消滅掉,但是如果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農民造反,朝廷的心思還能聚集到最初的那個造反點上嗎?烽煙四起之時,朝廷肯定將注意放在最為重要的地方,而到那時候平江兩岸的毒土汙染就成了癬疥之疾,而朝廷重要的地方才是心腹大患,心腹大患和癬疥之疾隻要不是傻子誰能做出正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