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兩張告示(1 / 2)

大街上到處粘貼了官府的安民告示,告示上就說了兩件事,一件是李源身為知府卻投敵叛國,成了敵國安插在朝廷裏的內奸,他在平江投毒更是是個用心極度險惡的一石二鳥之計,一者可以讓平江平原兩岸的良田變成毒田以此來禍害百姓們,造成百姓們產出的糧食不可食用,以此製造大饑荒引爆內亂;二者將平江平原兩岸產出的毒大米運送到西北邊軍以供軍需,禍害邊軍將士,讓邊軍將士因為食用了毒大米喪失戰鬥力,致使四萬大軍全軍覆沒以此引爆外患。如此陰險的內亂外患之毒計,真可謂其用心之歹毒險惡翻遍史書亙古未有。告示上的第二件事就是朝廷已經命令楊紅昭全權負責籌措軍糧,平息平江沿岸的毒患,讓百姓們安心。

李易看著告示上的內容,一股強烈到無以複加的負罪愧疚之感充斥在心田,他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他給楊紅昭出的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狗屁良策;是他運用他嚐土的天賦找到了新的毒土的產地,讓楊紅昭到新的產地開采毒土,向平江投毒;是他為了幫助王婉兒複仇完全沒有考慮到向平江投毒會造成的惡劣後果,這後果就是良田變成了毒田,好大米變成了毒大米,好糧食變成了毒糧食,百姓們不能吃毒大米就沒東西可吃,沒東西吃就必然造成大饑荒,而大饑荒必然造成民變,民變一起,生靈塗炭屍橫遍野。一想到這裏李易就覺得自己犯下了彌天大罪,萬死難辭其罪。

王婉兒易容跟在李易身邊,而李易也被婉兒易了容。阿龍買通了楊府的一個武士,從這個武士這裏得到了消息,楊紅昭在李家覆滅之後就開始著手對付王家了,楊紅昭派出了一批高手,目的就是捉拿王婉兒以及李易和阿龍,追回七十萬銀票,徹底消除掉王家餘孽對他構成的威脅,因為在楊紅昭看來隻要李易這樣的智囊還在王婉兒身邊,王家東山再起就隻是時間問題。所以婉兒、李易出門必須易容,否則就會暴露被楊紅昭派出四散在扶風縣的高手盯上並抓走。

看著李易被易了容的臉上那悔恨至極的神情,婉兒也陷入到了無限的自責之中,畢竟李易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如果不是為了幫她複仇的話,他就不會給楊紅昭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樣的計策,楊紅昭也就不會將天量的毒土投到平江禍害沿岸百姓了。歸根結底她才是這場人禍的初始起因,如果不是執意要複仇,甚至不惜用毀壞自己的身體去複仇,逼得李易想出了這樣傷天害理的計策,沿岸百姓們就不會麵對這看得見的成堆的大米卻不能吃,眼睜睜的看著有存糧的地主老財們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而麵臨著大饑荒餓死的危險了。

婉兒沒想到要鬥倒李源一家居然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而這代價卻是無辜的底層民眾,隻要良心未泯的人怎能不為自己犯下的彌天大罪而心懷愧疚到無以複加,恨不得以死謝罪。但是死很容易,死了能不能解除老百姓們的毒患,以及毒患引起的糧食危機、大饑荒才是問題得症結所在。

雖說曆史上所有逐鹿中原的梟雄以及王侯將相們鬥法最終埋單的都是底層民眾,但他們這些人對底層造成的無限災難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當然有心理負擔的人也做不了王侯將相。很顯然李易和婉兒是做不到王侯將相那種漠視底層苦難的那種處之泰然的淡然之情的,他們內心承受著無盡的愧疚悔恨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