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情捧著茶杯,並不喝,隻低聲道:“我聽人說,二姐姐在豫郡王府已放低了身姿,可卻抵不過那些小妾們的拿捏作耗,再來,二姐姐肚子一直沒個動靜……”在古代生活,千好萬好,還是要肚皮爭氣才成。
忽然間,如情對於那些先天不孕的女人感到很是難過。在現代若是無法生養都要糟白眼,何況子嗣大於天的古代?
周媽媽又寬慰如情,“王妃就是個心善的,二姑奶奶平時候那樣對您,也不見得您記恨她,反處處替她著想。可惜二姑奶奶入了魔障,總是不肯聽您的勸。不過王妃也已盡了力,您又沒欠著她什麼,休要自責。”
如情搖頭,“到底總歸姐妹一場,唉……”大家都過的很好,就如善一人過的不好,對方家姐妹來說,也是個麻煩。
玉琴從外頭進來,剛好聽到這句話,快人快語地道:“再是姐妹,但該幫的都幫了,爛泥仍是扶不上牆,也不能怪王妃您呀?”玉琴梳著婦人髻,腦後插了根鑲紅寶石的梅花玉簪,簪子垂下的流蘇斜斜墜於髻邊,一張較普通的臉兒卻被襯出些許嬌豔來。
周媽媽瞪了她一眼,“不是讓你監管著膳房麼?怎麼又跑回來了?”
玉琴嘻嘻一笑,把手頭的果盆放到旁邊的四角幾子上,“剛才荷二姨娘差了人去膳房,說要吃醃鵝脯和一品熊掌,奴婢一口回了她,說鵝脯可以,但熊掌卻是萬萬不能的。”
野生熊掌本來就珍貴,再加上近年來靖王府漸漸走低調路線,往年過個過,山珍海味上百車地拉進王府的景像已不複見,為了彰顯勤家持家的美德,如情索先做出表率,以前一頓飯八菜一湯裁減為四菜一湯,並且直徑十二寸的盤子也換成了七寸的小盤子,力爭做到不浪費原則。今年此類珍品比往年少了一倍有餘,正經主子都不夠吃,哪還輪得到區區一個才進門不久的姨娘?
周媽媽撇唇,一臉厭惡,“都這麼久了,這人怎麼仍是不肯死心。”
荷二姨娘便是當初隨如情一道進入王府的陪嫁品荷。自從被開了臉抬為姨娘後,如情賜了她一處院子,並撥了人手過去,規格待遇參照其他姨娘,不偏心也不倚重,與所有姨娘那般一視同仁。因李驍身邊已有一位荷姨娘,所以品荷便被稱為荷二姨娘。
如情淡道:“她還年輕,進門又最晚,還沒學過正經的為妾之道,改明兒媽媽差了嬤嬤過去,好生教導她些。”
周媽媽眉開眼笑,在姨娘麵前拿嬤嬤架子是她的拿手絕活呢。
天啟十一年的春節,仍與往年那般隆重而熱鬧,甚至比往年還要隆重盛大些,皇帝想著宗室郡王們過了年就要各自去領地長住,日後想要團聚,亦是不容易了,是以隆重大辦。
雖然親王們對皇帝的“仁慈”好一翻歌功頌德,但氣氛卻一直壓抑著。
望著一堆堆盛妝王妃郡主們那勉強的笑容,如情卻在心裏喟歎,站在親王的立場,無端被發配到偏遠地區受限製不說,薪水還少了一半,沒有哪個能夠服氣的,也著實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