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高照擔心的是遠在下邳的張遼。
張遼算是孤軍深入,被曹軍包圍,被攻下隻是時間問題。
大戰過後,土地增加,將士反而減少,再加上長途跋涉,將士們疲憊不堪。
高照能做的隻有讓關中的龐統與八部將適時的威脅中原,以緩解下邳張遼的壓力。
同時,高照在等一個人,一個值得高照等待的人。
他自那日朝會當眾斬殺蔡瓚之後,便將黃氏一族看官,對外宣稱下獄。
黃氏一族的災難,諸葛亮之妻定然不會置之不理。
諸葛亮是聰明人,他不會看不出,高照此舉是為了他而去。
果不其然,一月之後,諸葛亮夫婦登門拜訪。
高照熱情的將他夫婦二人請進前廳,命下人為他們沏好茶水。
“孔明,夫人,嚐嚐我新製的茶,味道如何”
“我夫婦二人前來,叨擾將軍了,我一屆女流,本不應開口,但將軍念在妾身思父心切,還請將軍切勿怪罪”
諸葛亮未曾開口,黃月英便等不急了,她父親如今已是高齡,豈能受那牢獄之苦。
高照沒有回答黃月英的話,示意她飲杯熱茶。
待黃月英匆忙喝完茶水,高照輕笑:
“夫人,我這茶如何”
“苦中帶澀”
高照聞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大笑:
“哈哈,黃夫人當真妙人,恐怕黃夫人此茶並未細細品嚐,而是把心情說出來了吧”
黃月尹正要說話,卻被高照打斷:
“夫人莫急,黃老先生未在牢獄之中,傳言乃是我故意放出,為的就是釣一條魚”
諸葛亮聞言,頗為無奈:
“夫人,你看,我就說,將軍不會慢待嶽丈”
黃月英白了諸葛亮一眼,歉意開口:
“不知將軍,家父如今尚在何處”
“黃老先生如今在南郡郊外的一處山莊,青山流水,風景宜人,夫人不必著急”
高照望著送了口氣的黃月英,轉頭望向諸葛亮,意味深長。
“就是不知,這條魚願不願意上鉤,孔明先生,你認為呢”
諸葛亮有些唏噓,很是遺憾。
“不知將軍想要釣的這條魚,是胸無大誌的板上之魚,還是欲要越龍門的鯉魚,亦或是富貴人家家養的觀賞之魚”
“都不是,我要的是,能相助鯉魚成功越過龍門之魚”
高照眼含笑意,與諸葛亮對視在一起。
兩人對視片刻,隻見諸葛亮遺憾搖頭:
“將軍好意,在下心領了,自我主故去之後,亮已無雄心壯誌,隻願做南陽一耕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高照大致猜出了諸葛亮內心的想法。
當日高照進入城中,便一直在找尋諸葛亮的蹤跡,聽蜀中之人講,諸葛亮與劉備鬧翻,被劉備趕出蜀中。
諸葛亮這是有心結啊!
“哦?孔明當真如此想嗎?若我說,玄德並未放棄孔明,而是意圖給孔明一條生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