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前言或者幕後花絮? (1)(1 / 3)

以前常愛和同事開玩笑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以此作為偷懶的借口。我,很怕學習。

隻是沒有想到,過了而立之年的我忽然對虛度的青春有了些不甘,竟然學起了寫作,將自己的白日夢給記了下來。更想不到的是,居然還會有那麼多讀者喜歡我的癡人說夢。而且很幸運,居然還有機會出版。

論起來夕陽紅純屬無心插柳之作。我寫的第一篇文是涉及九龍奪嫡的,偏於八爺黨,於是乎有個別四爺黨對我不滿。而我是受不得氣的脾性,一怒之下就有了本文。還特意用了第一人稱,要當四爺的祖奶奶爭那口閑氣。

開始時隻準備寫1~2萬字,內容比較無厘頭,極端惡搞。但沒想到反響熱烈,被大家一誇我不覺有些飄飄然,內容一添再添,居然寫了近10萬字。後來因為私人因素倉促結文。兩個月後應讀者要求又寫了續。

我寫文章比較隨性,此一時,彼一時,心情不一樣風格也有了變化,於是續文漸漸背離了輕鬆搞笑的道路,日漸憂鬱起來。我那時忽然有個不好的聯想,覺得自己像拍三級片起家的女星,等有點名氣了,開始裹嚴實充良家婦女了。

可是真的不是故意,寫到後來不是我在控製人物,而是人物在牽製我了。於是每每寫得淚流滿麵,真真是痛苦。我寫文隻為自娛,怎麼弄成了受罪?

寫文中那封遺書時,我在機場等候去成都的飛機,忽然來了情緒,就拿出隨身帶的紙筆寫了起來。

當時雖然難過,但沒有流淚,因為旁邊有人,硬是忍住了。登機後才想到這文寫得很不吉利,萬一飛機掉下來,萬一那個本子幸存下來,會不會有人以為我有個婚外戀叫“燁”啊?

還好,還好,往返的飛機都安全著陸了,我的擔心純屬杞人憂天。回到家往電腦裏錄的時候眼淚終於流了下來。而讀者的留言也告訴我,感動的不隻是我自己,所以一切都值得。

我是一個很懶散的人,沒有什麼遠大的誌向。學的是醫學專業,到三十多歲才開始寫文,不求名,不圖利,純粹是為了自娛。所以不自尋煩惱,決定原諒自己寫作中的種種不足,也不會去強求所有人都滿意。

我知道世上的人有很多種,有人會喜歡,有人會討厭。到了我這個年紀多少也有了點滄桑,有些事情也想得比較開。如果討厭的人多過喜歡的人,那我就敝帚自珍了。就目前來看好像喜歡的人更多,所以才敢拿出來獻醜。

我不指望這本書會如何大紅大紫,我隻希望有緣的人可以看到它。如果你錯過了,也許,隻是也許,你的損失會比我大。

據說我很幽默,我的同事們和我說話時都用手壓著眼角,怕笑多了會長魚尾紋;據說我很搞怪,我的讀者留言常說的是“牛、強、佩服、五體投地”;據說我也很會煽情,常有人看了我的文淚水漣漣。

或者喜歡,或者討厭,看過才會知道。毛主席說得沒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請你稍稍停一下腳步,翻一翻這本書,也許就是你的那杯茶呢!

Ibreezemelo?

“忘川的水聲已可以聽見,奈何橋就在不遠方。此岸有眾多魂魄流連不去,我一個一個越過他們。隻因彼岸有你,我要回家。”

我沒有經曆過,所以我不太懂愛,可是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忍不住痛苦流涕。我容易被感動,卻很難被人從靈魂深處留下印記。曾經作過自我心理分析,對我這樣一個平常人來說,要將心理活動赤裸裸地展示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我是一個很冷淡的人,或者說我相當漠視周圍的存在。我曾與母親有過無數次的爭吵,每次的爭執,母親總會提到說我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是啊,忘恩負義。曾經的我還會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樣的字句而深深打動,現在的我,越發漠然了。似乎我就是一個隻懂得receive而不懂give的人,我對人的關心,似乎也隻識流於表麵的。

我從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所謂的愛情,就算人之間有某種感情存在,但那也絕不是人們一直為之所往的愛情。所謂的愛情,隻是被文學家和多數人誇大的存在。人是自私的動物。我想起了高中時曾經和我曾引以為知己朋友討論過“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我記得我的答案是“性本惡”。並不是我對這個世界失望,我隻是認為,人,是一種不可能不以自己利益為先的生物而已。當有利益衝突時,“惡”就有了完美的表演。而一切的“善”,不過是隱藏在“惡”的外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