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2 / 2)

第二天一早,李蘊秀便在寶兒的陪同下前往賬房,學習如何管賬。平安則帶著七七找到桓修武,言說阿爹秦子路六月份就快過生日了,自己準備給阿爹一個驚喜,這個驚喜是什麼呢?哈哈,那就是把阿爹的親人找到,讓她們在阿爹生日那天出現,讓父親高興一下,也算是沒有白生一個郡王的女兒。

平安說了半天吐沫橫飛,桓修武緊鎖眉頭看著平安:“郡王是要找回秦氏族人嗎?”平安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噎著,心想幹嘛說的這麼直白啊。

於是平安幹笑著說:“是有這個打算,你知道,這個男人很煩的,自從到了雍京,我阿爹就整天念叨,說什麼現如今我也是個郡王了,可憐他的姐妹兄弟,姨叔什麼的都不知道在哪吃苦,說這個他享著這個富貴也是不能安心的,整天念叨,很是煩心。況且這個我也勉勉強強算個孝女,總不能說讓我阿爹以淚洗麵吧?”

看桓修武沉吟不語,突然想起李蘊秀的話,急忙說道:“這個能找回來幾個就找回來幾個,秦氏一族估計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我隻想讓她們陪著我阿爹說說話,安慰安慰我阿爹。您知道我阿爹這個人要求不高的,讓她們在我身邊安度餘生,陪伴我阿爹,能讓我阿爹安心,也是對得起我阿爹了。是我盡了孝道了。”

桓修武聽得這話,心中安定了一些,況且這算是平安第一次開口求著自己,總不能撥了她的麵子,於是笑道:“郡王真是孝順,不過秦氏族人當年女子被貶與披甲人為奴,男子充入官伶,這找起來也不容易。”

平安想了想,這事也急不得,說道:“那這個有沒有什麼檔案能查到的嗎?”

桓修武偏著頭想了想:“郡王說的檔案是不是卷宗啊?”平安連忙點頭:“是的,是的,有卷宗嗎?”

“有是有,不過時日久遠,女子就不好找了。倒是官伶好找些,畢竟不能贖身,這個就比較穩定。”

平安心中暗罵,MD什麼官伶,看來我的名聲永遠也別想好起來了,這邊還笑道:“那我去查卷宗,要是能找到那些女子,還要請桓大將軍幫忙。”桓修武一抱拳:“這個自然,早就說了郡王的事就是我的事,隻要郡王開口就好。”

平安忙笑著還禮:“隻要能我阿爹高興了,平安便是欠桓大將軍一個天大的人情。平安一定銘記在心。”

桓修武聽平安說的誠懇,心裏一塊石頭終於放了下來,便告訴平安這個卷宗一般都收藏在文書庫,不過這件事最好還是進宮請示一下惠帝,畢竟這些人是被貶為奴的,就是要回來,還要惠帝****。

平安點頭一一記下,然後別過桓修武,馬不停蹄地進宮覲見惠帝。

惠帝聽完平安的話,想了一下說道:“你那個軍工廠的事情做得怎麼樣了?”

平安臉上帶著笑:“那件事都是桓大將軍在親自管,有韓大娘幫忙。其實我也就是出個主意什麼的,哪裏就真讓我去做什麼事情?如今沒有什麼事情比讓我阿爹高興更重要的了。”

惠帝蹙起了眉頭:“當年,秦氏一族按律當滿門操斬的,因著你父親的緣故,朕才網開一麵。不過這件事是先皇在世的時候定下的。即使你現在找回秦氏族人,恐怕也於事無補了。”

平安撓撓頭,想了一下,明白了惠帝的意思,惠帝當年確實是因為秦子路的緣故,將斬刑改成了發配與披甲人為奴,說明當年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似乎還牽扯到死去的那個祖母。而且惠帝的意思顯而易見的指出,就是平安找回這些人,那也是不能用的,因為女兒不能批判自己的老媽,說自己老媽不對。

平安在心中暗罵了幾句,嘴上卻說:“阿娘,我阿爹這麼多年過的很苦,他其實一直想去找自己的親人,這當年是因為我年紀小不能成行。等著我長大了,天涯茫茫,他不知道家人的死活,這心思也就淡了。可如今,女兒好賴也是個親王,如果連父親這個心願都不能滿足,真是枉為人女了,阿娘,您說對吧?”

惠帝一聽平安稱呼自己阿娘,就有種軟糯到心底的感覺。惠帝是特別喜歡聽平安喚秦子路阿爹的,甚至於嫉妒,這種民間的俗語,讓惠帝覺得自己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僅僅隻是這個機靈古怪的女孩兒的阿娘。惠帝搖搖頭,心中歎息了一聲,依著自己的本心妥協了:“這件事我準了,你去做吧。”平安歡呼一聲,一把抱住了惠帝:“阿娘,你這好,我知道你最好了。”

惠帝心中因著這句話也是歡喜,麵子上卻隻是淡淡的:“你準備讓桓修武幫你做嗎?”見平安點頭,接著說道:“那就不要忘記將我今天說的話,說給她聽。”平安偏著頭想了一下,一笑算是知道怎麼回事了,心想這個李蘊秀早就說過了,一定要安定桓修武的心,不要讓她覺得秦氏族人回來會動搖她的地位,對於現如今平安唯一的盟友,平安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讓桓修武覺得不安心。

平安想著自己好像改變了什麼,心裏對自己哀歎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