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小時候在課堂上做手工,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做一隻鴨子。全班學生紛紛把做出來的鴨子交給老師並得到老師的誇獎。唯有愛因斯坦遲遲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師看過之後高高舉起,用嘲笑的口氣對全班同學說:“誰見過世界上比這更醜的鴨子嗎?”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愛因斯坦站起來大聲說:“有,同學們。”他從抽屜裏拿出一隻更醜的小鴨子高高舉起,“這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鴨子”。
3、改變導致孩子自卑的外部形象。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說話聲音小,吞吞吐吐,走路時不能挺胸抬頭。如果能夠改變他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便可以改變他的心態。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可以特別注意教育他改變自己的形象:講話爽快,聲音洪亮清晰,穿著整潔大方,走路昂首闊步等。
4、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也往往是建立在成功經驗之上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後,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當人想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作為父母,如果能夠幫助和指導孩子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和孩子一起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可以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並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5、讓孩子敢於表現自己。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這時父母可以鼓勵他在自己的長處上多參加一些競爭,讓孩子迎難而上,如參加各種形式的考試或畫畫比賽、體育比賽、知識競賽、講演會、小發明、小創造等,幫助孩子與同伴競爭,比試高低,並鼓勵孩子做競爭的強者,以增強孩子的好勝心、必勝心,從中培養孩子的自信。
6、適當降低孩子的目標。
對於自卑的孩子千萬不要與他空談立誌的問題,相反,要讓他們適當降低目標,將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做到一個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循。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擁有成就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7、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
在失敗的陰影裏是不會讓信心滋生的,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的時刻比一般孩子要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孩子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的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徹底遺忘,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痛苦的、不愉快的事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曆抵消失敗的陰影;二是幫助孩子將失敗當作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克服孩子的孤僻。
有時候,出於自尊心或是別的原因,孩子並不願意或認為沒有必要用語言說出他們的思想感情,但他們又很想讓父母明白他們的意圖,這時,他們就會改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對父母進行暗示。
父母對孩子正處在苦惱時所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現象要敏感。很多孩子在想要父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的時候,隻是悄悄地說。如果父母不注意聽這些不顯著的信號,這種悄悄話是聽不見的。
如果父母的注意不靈敏,就應該試著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細微的行為信號。比如,注意孩子衣服不正常的樣子、聲調、麵部表情、動作、姿勢等。孩子講話時,除了注意他的無言的行為之外,還要傾聽他所講的字裏行間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告訴家長什麼。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來識別或弄清孩子的動機或基本情緒。憑借著父母特有的細致與耐心,做到這些其實是不困難的。
怎樣改變孩子不肯主動說話的缺點呢?
1、找出孩子不肯講話的原因。
心理專家認為,造成孩子不肯主動說話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麵:一是天生性格孤僻,好獨處,不喜歡與人交往;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著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就是通常所說的“代溝”,父母經常看不慣孩子的言行,動不動就橫加幹涉,孩子很反感,因而用沉默表示反抗;三是學習競爭壓力大,緊張學習之後,需要獨處,自我調整,而不願說過多的話。因此,父母應該仔細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和孩子進行深入溝通。千萬不要用粗魯、蠻橫的態度對待孩子,讓孩子主動說出心裏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2、為孩子挑選有趣的玩具。
許多慣性玩具和聲控玩具,可以改變孩子過分內向的性格。這些玩具一般都很好玩,孩子常情不自禁地追逐這些玩具,或者被這些玩具弄得捧腹大笑。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就會變得樂觀、開朗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