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高高興興去參加哥哥訂婚的父親,回到家後卻表現的不是很開心。
我私下問母親北京不好玩嗎?
母親說北京是大城市,很好玩,她和父親也實現了多年來的夢想,去北京天安門廣場好好的旅遊了一番。
我又問母親,那為什麼看父親愁眉不展的樣子?
母親歎了口氣說,因為我的哥哥,他不打算辦婚禮,他們準備來一場旅遊結婚。
旅遊結婚我知道,是近些年來流行起來的一種將婚禮和旅行相結合的結婚方式。
這種方式與傳統的婚禮形式有所不同,不需要辦宴席,收禮金,沒有繁瑣的婚禮籌備和傳統的結婚儀式。
但是在父親看來,這就是屬於違背常理,他們不能接受。
本來哥哥入贅父親就不同意,現在又不想舉辦婚禮,父親更加不讚成了。
為此父親還把哥哥罵了一頓,但是哥哥已經鬼迷心竅了,對她女朋友,也就是訂婚對象,我的嫂子的話言聽計從,根本聽不進去父親的話。
父親又找到未來的親家商議,沒想到未來的親家也支持我哥哥與嫂子旅遊結婚,未來親家母還說我父親思想固化,不知變通,差點把我父親給氣出病來。
父親才做完手術沒多久,母親真的害怕父親舊疾複發。
幸好未來的親家公還算講道理,他給父親解釋說舉辦婚禮花費太多,他們家承受不起。他說在北京這種地方舉辦一次婚禮,光是在最普通的飯店訂一場酒席,最低也要2000塊錢一桌,更不要說請司儀什麼的了,隨隨便便都要10萬塊。
父親逞能說,錢不夠他來補。
未來親家公勸道,雙方的家庭條件大家都看在眼裏,也都心知肚明。即使能夠湊出舉辦婚禮的錢,也是捉襟見肘。哥哥和嫂子小兩口在北京無依無靠,全靠自己打拚才有一個堪堪立足的地方,現在還都租著房子住呢,能省點就省點,把辦婚禮的錢留給他們小輩用比什麼都好。
未來親家公的話父親聽進去了,父親隻能無奈的歎氣。
窮是原罪。
父母本打算訂婚結束後就回來的,但是在哥哥的一再挽留下,他們勉強在北京又待了幾天,父親雖然生氣哥哥不辦婚禮,但是在未來親家公的一頓解釋下氣也消了不少,哥哥工作忙,但是還算孝順,他給父母報了旅遊團,就這樣父母在北京跟著旅遊團去了很多地方。
母親理解哥哥,她更理解父親,她說別看你父親不高興的樣子,其實他已經想開了,他們老了,下一輩的事情他們也不好管了。
我笑著跟母親說,其實旅遊結婚也不錯的,至少把婚禮和度蜜月一起了,省錢省力。
母親同意的點頭。
我又跟母親討論起開店做生意的事情。
母親很驚訝的問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我說趁著年輕,想多賺點錢。
母親卻反對說不要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她說你以為做生意簡單啊,你看工廠老板每天坐在辦公室裏麵好像很輕鬆的樣子,但是老板時刻要考慮工廠的開支,操心工廠的訂單,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