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京中落腳(1 / 2)

李昭沐回府後,先將賞花宴的事告知母妃,讓她來安排。又在出門前給父王使眼色,等他父王獨自去了他的院子,才把心中打算如實說了。

晉王李漢瓊雖是武將,卻一副俊朗和煦麵孔,看起來總是一副和顏悅色的神態,逢人便帶三分笑,誰看了第一眼都猜不到他是帶兵出征,威名赫赫的晉王。

但整個王府內,卻不敢有一人在王爺麵前造次。

曾經晉王府初建時,府內下人眾多,有宮裏賞的、兄弟贈的、各色美人丫鬟,總會有心氣兒高的,想要攀個高枝兒,想做王妃以外頭一份。

在晉王爺將私自闖入他書房的丫鬟當眾打了軍棍後,那些個藏著賊心賊膽都隱匿起來,再不敢冒頭。

漸漸的下人都知道,王爺麵熱心冷,好臉色對著眾人,好脾氣隻對著王妃。

而晉王妃恰恰相反,乍一見,威嚴端莊不可侵犯,不笑的時候總讓人覺得是冷著一張臉,不好親近。

相處起來卻是最好說話的主家。

哪個下人犯了錯,隻要求到王妃麵前誠心認錯,常有網開一麵的時候。比管家的林娘子還好說話些。

隻是府中大小事均有專門管事的負責,還少有求情求到王妃跟前的時候。

兩位主子脾氣秉性,還是老一輩的家奴說給新來的下人們聽的。

小王爺在府中早就分院別住,門口有小廝守著,見到王爺來了,也仍是發怵。

等小王爺與王爺聊了一盞茶的功夫,王爺便出門離開了,走之前還跟兒子說了句:

“這兩個膽子太小,改日送兩個貼身的護衛給你。”

他何曾缺過護衛,父王隻是看不慣有男子在他麵前手腳發顫,經不得事的樣子。

晉王府的小郡王回來了,晉王妃邀請了名門貴女在郊外一處莊園舉辦菊花宴。這明顯是要為小王爺相看,有意向又有適齡女子的人家,這兩天忙的不停歇,裁製新裝,采買首飾,置辦胭脂水粉,京中一時興起采購浪潮。

晉王妃給兒子也安排了個好活,讓他叫上一些勳貴子弟在莊園的馬場,組織場馬球賽。

這樣,一來兒子能借機看看是否有中意的姑娘;二來,內有女賓,外有男客,可將父母兄長全家一同請來,待妹妹出宮便能一家團聚。

在京中,皇子難得一見,但小郡王常能遇見。若說是組織球賽,對小郡王來說那不難,難得是從中挑選,要選些合眼緣又不介意在眾多貴女麵前出風頭的,還要選些身份上不能特別低的,這樣的宴會就是一場相親大會,還是有些講究身份的。

李昭沐將消息放出去,自然有一堆的拜帖送上門來。

他對這些勳貴子弟隻能是耳聞一二,要是熟悉,還得是四皇子李昭永。兩人平日也算是說得上話,李昭沐便去拜會了四皇子。

四皇子對李昭沐拜托之事非常上心,不出一日,便將人湊齊了,還多出十餘人用來備選。

李昭沐看過名單也覺得有了四皇子帶頭,這場馬球賽的規格拔高了不少,母妃應是滿意。

就這樣忙碌了六七日,菊花宴的賓客名單才算是徹底定妥了。

另一邊

沈家眾人到京後隻沈家男子們常到店鋪中去,沈家眾女子則每日到沈老夫人院子問安閑聊,日複一日的生活,讓沈音音開始懷念起吳縣自由的小老板生涯了。

他們一家子初來乍到,沒有親朋故友可以上門拜會。又因沈家當家人不在,也不方便去謝家遞帖子登門。沈老夫人隻叫男人們每日出去了解幾個鋪子生意,女人和孩子也都就在身邊,不許她們私自外出,以免出門遇貴人,再不小心衝撞了。

期間謝靈芸在母親的陪同下來過一次,告訴沈音音,她爹一回家就被祖父給拘住了,日日忙碌,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忙什麼。

“難怪我爹當年能毫不留戀的跟娘去吳縣,在祖父祖母跟前真的太累了。日日要拜見,餐餐要問安,連我娘都要被留在房裏伺候著,在吳縣娘能管好一家鋪子和我們全家衣食住行,在這還要被叫去跟大伯母學習管家,管誰的家?我們回來後都沒家了。唉,難怪哥哥不願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