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昭正要去同外祖母回稟現在的情況,經過表哥船艙的時候,看到丫鬟都在外麵閑聊,而艙門與窗戶因為要驅散潮氣大開著。
他一眼掃過去,便看到了歪著頭的沈音音,俏皮的模樣更像家中的團子,撒嬌又求撓一撓的表情。
他想:離家數月,確實想家了,連家中的貓,都會被想起來了。
本來的計劃裏,他們是不打算在申城停靠的。如今看來,還是停留幾日更好。
讓經曆風浪的眾人能休息喘息幾日,也讓人去打聽一下張旺的事:
張氏漁村為什麼會被盯上?僅僅是為了掠奪青壯年何必大開殺戒?
華亭縣縣衙為何明知有倭匪不去圍堵?卻對一群漁民打打殺殺?
傍晚,沈音音等人聽說晚間能停船上岸,都歡喜的很,約定說這次要找一間客棧好好的睡兩天。
但這次沒有那麼好運,讓他們清清靜靜的包下一整家客棧使用。
華亭縣是個大縣,商戶眾多,又臨海,這裏的市集不說每天遊人如織,也差不多了。
他們一船人實在太多,主人們隻能分散到就近的兩家客棧居住,而仆從們,不需近身伺候的,則去了稍遠一點的地方住宿。
沈音音與弟弟本該隨同沈家二爺三爺等人一起到另家客棧,但沈老夫人被謝家二老留住了,老夫人又留下小孫子,小孫子又拉著姐姐不放。
最後,沈老夫人帶著兩個孩子同謝家住在一處,沈家其他人住在不遠的另一處。也不留專門負責膳食的下人在跟前,就吃些客棧送上的飯食,主要是為了好好歇息身體。
用謝靈芸的話來說,他們就是下船來找地方睡覺的,還要什麼排場啊!
當晚眾人都睡了個安穩覺。
第二日,謝昭一早跟長輩問了安,便出門去了。
沈家二爺與三爺應眾商戶的邀請,共同去赴宴。
一眾小輩們經過一晚的休息,隻勉強算是恢複了半身體力。
男人們在客棧叫了些酒菜,打算吃飽喝足再接著美美的睡上一天,之後再想別的。
女眷們就算有逛街的心思,也沒有足夠的體力,隻吩咐下人們采買些需要用的東西回來。
沈惜玉在船上時就一直與沈惜音分開,這次又是分開住宿。安睡了一晚後,本想去找大姐姐。一則是想去親近下老夫人與謝家二老,二則是去看看,沒準能遇見表哥。
奈何自己身子剛回緩一點,依舊頭重腳輕。而她嫡親的嫂子也因為這兩日睡不安穩染了風寒。
三夫人柳氏叫她們各自歇在房裏,安心的修整兩日,叫人去知會了小姑子那邊:為了防止過了病氣給老人家,她們便不去老夫人那家客棧請安。
三房今日隻三爺出門與二爺去應酬了。就連二少爺也隻窩在房裏陪著妻子。人生地不熟,還剛剛見過過水賊,他也沒有太大的膽子獨自出門。
沈音音與謝靈芸可沒什麼可擔心的,兩個人一個心大如海,一個膽大如鬥,誰都不願蝸居在屋子裏。
一早就派人去約了孫芷若,把人叫來客棧對麵的茶樓小坐,想聽一聽她與趙公子的後續。
孫芷若更是膽大如虎的。剛剛親身經曆過水賊劫船,沒擔驚受怕一病不起;也沒有謹小慎微的閉門不出。聽見有人相約,痛痛快快的就出門了,隻是比起以往隻帶兩個丫鬟,這次她還還順便帶了個小童,隻是這小童子到了沈音音二人麵前,瞬間就叫認出來了——竟是那日繡樓門前的小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