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音音能在廚房指揮,一是謝沈兩家都曉得她的身份,知道她受兩邊長輩看重。
二是沈音音胸中有章程,一來就問了眾人分工,然後一一做出對應安排。
眾人聽了覺得安排合理,再加上也到了該做早點的時辰,便聽憑吩咐,忙碌開來。
沈音音平日裏給自家小院張羅吃食習慣了,安排下人早就得心應手。
很快就張羅出了符合當下口味的早餐。
這個時代,人人愛吃麵食,早餐更多吃湯麵,麵條是湯麵,餛飩算湯麵,餃子還算湯麵,因為時下吃水餃都帶湯。
但沈音音今日不止讓人做了常吃的湯麵,還吩咐做了幾種不同口味的粥。
考慮到飲食清淡的老人家,還有酒後沒胃口吃帶餡料的自己,便叫人做了鹹甜不同味道的粥品。
蔬菜粥、瘦肉粥、紅棗粥、糖豆粥……
各種她想吃的,都做了一些,除了主人家,下人們也要吃早餐,便讓每種熬了一大鍋。
粥不抗餓,做工的人預計會用的多些。
另叫負責做餅的人,做了一些雞蛋薄餅。
不同於時人常吃的烤餅。
雞蛋餅薄薄一層,撒上蔥花,再切成細絲,可做主食,可做菜品。
反正,這也是沈音音想吃的。
考慮到同行人中男子眾多,又多做了肉包,隻餡料不限於純肉,而是加了幾種時蔬,調製出不同味道。
一番操作下來,最忙的反而是專門分過來做包子的三人。
沈小姐說的餡料需要添加的配料繁多,一人備料,一人備麵,一人攪拌餡料,忙的一刻不閑。
雖然調製出來確實很香,卻也真是讓三人體會到了生活不易,廚房的工作更不容易。
等廚房忙的差不多了,大部分人也都起了。
沈安寧便叫出了一直監工的沈音音,讓她趕緊洗漱一番,等會兒到她屋中一起用餐。
沈音音退出廚房,到姑姑跟前,悄悄出主意說:
“姑姑,今日餐點品種繁多,不好每樣都送上樓,要不叫大家都到大堂中,將餐食擺好,想吃什麼,便叫丫鬟給添置。每樣都能嚐到。”
沈安寧覺得這主意尚可。
眾人休息了一夜,今日也都有精神下樓活動,就當是辦了場家宴,請眾位都到大堂,男女分屏而食,應是可行。
因怕謝家兩老不喜人多,便安排人去找謝晗,叫他親自去請示。
一邊又指揮丫鬟先去把大堂打掃收拾出來,擺上幾張大桌,提前預備出來。
等丫鬟回來,帶來了謝晗,並謝老夫人同意的口信。
沈安寧才指揮下人們,將做好的餐食送到正廳大堂。
客棧招待客人,南來北往,皆可進門,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屏風。
這時,已經與夫君端坐主位的謝老夫人開口:
“出門在外,便不用計較那麼多。他們幾個年長,若不嫌棄,便來與我們三個老的同坐。剩下幾個小的,你們帶著坐到旁邊。說來說去,都是一家子親戚,不必顧忌太多。早幾年你祖父帶我南來北往的走,和什麼樣的生人同桌而食都遇上過,要是日日顧忌著不能與人同席,我們便隻能守著馬車過日子了。”
聽了這話,沈安寧笑了,眾人也都笑。
沈老夫人稱讚謝老夫人慈愛寬和,又說了幾句安慰閨女的話,讓她盡管放手安排。
最後,沈家二爺、三爺隨同老母親,與謝老大人夫婦同桌。
沈家女眷,由沈家三房的柳氏帶著一起落座。
剩餘男子,不論姓氏、身份,均由謝晗帶著,坐在主桌一旁的圓桌。
丫鬟們將所有餐點送到一個閑置桌案之上,每樣盛出幾小碗,挨個送到各個桌麵。
沈安寧伺候在謝老夫人與自己母親身前,輕聲介紹了桌上吃食。詢問了幾位長輩的口味,給三位長輩都選擇好了餐點。這才回到了女眷的圓桌落座,與眾人一同進餐。
沈音音剛來的時候,還因為沈家沒有叫兒媳伺候用餐的習慣,暗自感歎過,這真是一個和諧、美好的時代。
如今看來,謝家也沒有這習俗。
隻是主子身邊都會有丫鬟守著,若有需要,丫鬟會及時走近,服侍主子。
而居住在前院的下人們,也都因著謝老夫人的吩咐,男女分桌,幾乎與主家同一時間開始用餐。
這一批人吃完了,又趕緊去換另一批,不用人刻意管束安排,便能很快各司其職。
沈音音吃的心滿意足,謝靈芸也吃的身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