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得遇良緣(1 / 2)

七夕過後,沈音音帶著弟弟陪同沈老夫人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啟程了。

因謝老夫人相邀,沈家與謝家一路乘船北上。

謝昭擔心二老乘船途中,受不住海上顛簸,動用了王府令牌,安排了一艘很大的官船。

一路上沈音音與謝靈芸說說笑笑,沒有一點暈船跡象。

倒是謝家老夫人開始時略有些許不適,後來也叫沈音音橘子皮,生薑片,薄荷草各種小招式給安撫下了。

謝老夫人為了表達感謝,就送了幾盆花給沈音音,隔幾日嚐了沈音音研究的點心又送幾盆。

看得謝靈芸悄悄嘀咕:半船的花,別是還沒到京城,就被曾祖母送沒了。

沈音音以為她羨慕,忙說要跟好姐妹共享。

誰料謝靈芸根本沒有那個意思:

“我也不善於養花,還是你留著觀賞吧。我隻是好奇,曾祖母一向不喜歡我們小輩到跟前吵鬧,能在她老人家眼前說上話的,也就是表叔了。沒成想音音你這麼招人喜歡,曾祖母的花,連祖父都不易得呢。”

“那是讓我湊巧碰上了,都是些生活小妙招,以後你也知道了,學會了,下次就到你發揮了。”

“音音,你怎麼懂這麼多?”

“嗯,大概是我話本子看的多。”

“你都是從哪些話本子學來的,怎麼我都沒看過。”

沈音音正想著要不隨便編一本書名,就聽到身後有人同樣開口問她:

“我也想知道你平日都看些什麼書?”

沈音音與謝靈芸同時回頭,是謝昭。

這下不敢隨便編了,芸兒好哄,她表叔可較真的很,凡事都追問前因後果。沒想到今日就因船艙呆悶了,來船邊透透氣也能遇上。乘船這幾日她可是一直都小心避著這位的。

“書名不記得了,自從我摔了之後,母親已經叫人,把我藏起來的所有話本子都銷毀了。”

謝靈芸也在一旁感歎:

“好可惜啊,我也聽說大舅母讓人燒毀了好多話本,沒想到音音你選的書都那麼有意思。”

謝昭則不以為然

“既然沈夫人能隨意燒毀,想來不是孤本,你平日都叫人去哪家書局,想必那店中還有同款。”

謝靈芸眼睛一亮:

“是啊音音,等回頭你帶我去書局找,我娘常說我要多讀書,修身養性,旁的我也看不進去,到時候你幫我選幾本,娘知道我是為了向你學這些有用的竅門,一定不會攔著我看書的。”

沈音音支支吾吾半天,哪家書局,什麼名字,一律忘了,隻含糊說回來後再說。

這一句回來,又把話題拉到了前幾天談論過的內容。謝靈芸保證進了京,若她不離京,那沈音音也別想走。

謝昭站在幾步遠的距離,看著兩個小姑娘說笑,嘴角輕輕勾起。他也想象到了,她們留在京城會有多熱鬧。到時候王府中可能也會比以往熱鬧一些,畢竟母妃很喜歡芸兒。

謝昭曾吩咐屬下,行船中途若遇到港口,便停靠幾日,讓底下人去采買新鮮食材,也讓乘船的眾人能腳踏實地,緩一緩海上行船的疲乏,感受下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

到臨安的時候,沈音音知道她的漂亮娘與沈家本就是臨安人,就忽悠謝靈芸代替長輩故土重遊,跟沈老夫人告了假,她們二人帶了下人丫鬟,從客棧出來,一路去往繁華的主街。

臨安繁華,非吳縣可比,若不是沈家有迫不得已的緣由,是絕不會離開這樣好的地方,遷居旁處的。

沈音音兩人逛的高興,發現街上眾人,就算是該當婚配的妙齡女子,也少有帶著帷帽出行的,像她這樣年齡小的,幹脆什麼都不戴。

沈音音早就嫌棄這紗帳礙事,見此情景,便將頭上帽子摘了交給隨行的家丁,拉著謝靈芸擠進人群,看人家姑娘拋繡球招婿去了。

她這一擠,便甩丟了兩個小廝,最後擠到那特意布置過彩樓下時,隻剩各自的丫鬟如喜和橘兒陪著兩人。

沈音音看彩樓上一名女子,一身紅衣,紅紗遮麵,露出一雙水盈盈的大眼睛,脈脈含情,很是惹人憐愛。

再回頭看看身後擠著的男人,形態各異,竟沒一個看著順眼的。又一想那些書生、貴人,大概是不願意這樣拋頭露麵來求娶的,便有點替這姑娘惋惜。

恰巧身邊站了一位年齡不大的小童子,看著像是誰家書童被擠到前麵來了,便自來熟的開口問:

“小哥哥,這美女什麼身份啊,為何要拋繡球招親啊?”

小童子一看是個圓臉可愛的小姑娘問話,旁邊還站著一位偏瘦些的,一打眼就能看出兩人出身不俗,當成是誰家小姐出來看熱鬧。沒想到她一開口竟然叫他小哥哥,如此沒有架子,實在可人的緊,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一道來:

“這孫家小娘子,聽說早幾年在京城做生意,整日拋頭露麵,一直未曾婚配。本來,她家中與趙家訂了婚約,偏偏定親的長女與人私奔跑了,便將她從京城找了回來。奈何這姑娘脾氣硬,說什麼也不同意代長姐出嫁,還說寧肯交付天意,也不願被家中安排成親。這才搭了彩樓,要給自己招贅相公,還說要帶到京城去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