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了瑛娘,沈五叔又同沈惜音一同坐馬車回家。
一路上兩人都沉默不語。
沈音音本想問問五叔,為瑛娘辦了戶籍以後怎麼處理?
又一想小孩子不該管太多,不符合她的少女人設。
沈五爺腦海中也沒有更多的計劃,隻想著明天去問問謝昭。
很多時候,他會把謝昭當成同齡人看待,雖然見麵的時間不多,但每一年謝昭來吳縣,他都會從外地回來,闖蕩江湖會有時,知己相見恨太晚。
兩人到達謝家時候,一家子人正陪在沈老夫人身邊閑話家常。
正等著他們回來吃飯。
因為打算進京,且歸期未定,所以近來沈家常常聚在老夫人院中一起用晚飯。
沈家男人無論多忙,都會推拒外麵的應酬準時出現在飯桌旁,看老夫人含飴弄孫——雖然身邊能逗弄的小孫子暫時就沈成逸一個,但架不住老夫人喜歡。
每天晚上沈家宅院內都是熱熱鬧鬧,其樂融融。
飯後男人們都各自散去,女眷們陪著老夫人閑談。
二夫人孫氏看老夫人握著沈成逸的手,摸著他的頭聽他念叨一天上學堂的趣事,眉開眼笑的樣子,對著還稱得上年輕貌美的大嫂打趣道:
“大嫂合該再生一個,讓逸哥兒好有個玩伴,孩子們都大了,眼下就逸哥兒能哄他祖母高興,這麼大的功勞,該獎勵我們逸哥兒多幾個弟弟妹妹不是?”
容語嫣耳根泛紅,想要製止孫氏打趣她,又不好開口。嗔怪的看了對方一眼,轉而去看老夫人,等著婆母給自己做主,訓一訓不著調的弟妹。
沈老夫人自然聽到了她們妯娌間的說笑,她心裏其實是讚同老二媳婦說的話,大房目前隻得逸哥兒一個男丁,確實單薄了些,待到日後音音出嫁,大房屋裏隻剩一個孩子在身邊也太冷清了。
三夫人柳氏平日與二嫂更親近,走動更多。但大嫂待她也很好,不擺架子不吹枕頭風,沈家一家和和睦睦,當家主母願意放權有很大關係。不然哪裏輪得到她與二嫂掌管家中大小事務?雖然她掌管的不多,但比起娘家幾個嫂嫂已經是強上千百倍了。
柳氏開口道:
“二嫂說的怕不是自家院子添丁吧!咱們逸哥兒雖然沒有弟弟妹妹陪著,但馬上就要做小叔叔了,以後有侄兒陪著一樣,等年底成祺成親,明年許是又要添丁了呢?這小侄子一個接一個,還怕家裏不熱鬧?”
孫氏口舌上可沒輸過:
“我催大嫂,是為逸哥兒謀福,你這麼急不可耐的出來,莫非是沒催你一催不樂意了?”
“你可莫再胡說了,孩子們還在呢!”
柳氏被說的臉一紅,趕緊拿孩子們當借口。
“孩子在怎麼了?你問問她們是不是也這麼想?以後大哥大嫂與你們進京了,分院別住,家裏孩子多才熱鬧。音音你說是不是?”
孩子們隻包括:沈惜音與沈成逸!
沈惜玉飯後回房做女紅去了,受大姐沈音音開鋪子的影響,她最近女紅學的認真又刻苦,也打算做幾件衣裳,親自做。
二房的大嫂飯後回房安胎,三嫂一路陪護著跟著去了,也是很和睦的妯娌關係。
三房的二嫂子回娘家了,因著過些時日要隨相公一同進京,不知什麼年月能回來,便回娘家去住幾日,與父母再親近幾天。
孫氏打趣容語嫣,又不避諱孩子聽見,隻是因為屋裏隻有大嫂的兩個親生孩兒,沒有在其他小輩麵前挑釁長嫂的威信的顧慮。
沈音音聽話音轉到自己這邊,看自家娘親羞的臉頰都有紅暈了,忙開口解圍:
“二嬸說的是,母親如果想要,我們就多個伴,母親如果不想要二嬸三嬸給我們添弟弟妹妹也可以,我們不挑,都喜歡。”
沈音音想:“我”童言無忌,年幼無知,別光盼著我家人丁興旺,您二位也加油!
小豆丁聽話聽得不夠全麵,隻聽姐姐開口,也跟了一句:
“不挑不挑,弟弟妹妹都喜歡。”
老夫人一聽,哈哈大笑,一邊笑罵老二媳婦不著調,管家管的太全乎,大嫂屋裏的事也要插一腳。
一邊笑說沈音音小機靈鬼,沈成逸小調皮是姐姐的純純小跟班。
她老人家耳不聾眼不花,當然明白大孫女給自家娘親解圍呢!
孫氏被沈音音說的也紅了臉,一邊說這孩子瞎胡鬧,一邊又笑自己被小孩子裝進去了!便打算換個話題。
誰成想老夫人笑了一會反而當了真,對容語嫣笑說:
“老大媳婦,你年紀輕,身子板也好,不妨趁著年輕再生幾個,這孩子多了啊,以後一屋子也熱鬧,以後他們兄弟姐妹間也好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