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第二日。
沈音音設計出來的衣裙,讓沈母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誇讚,二夫人、三夫人都要求沈音音幫著也做一套,亦或者把圖樣拿出來找店內的繡娘來做。
看著大夫人行走之間裙擺流動,花紋暗現,略有大幅度的轉身,裙擺上的花啊、蝶啊顫顫巍巍的,仿佛活了一般,任哪個女子看了都會心動不已。
沈音音為她母親做的不止一套,但這一套最讓沈母喜歡。
裙子底色選了很淡的天青色,裙角處繡的花也是很淡的梨花白,淺淺帶了些粉色的邊,每隔幾幅褶皺處便繡有一隻長尾蝶。
沈母本就一身書卷氣,因是大房兒媳,當家主母,一直刻意穿著深一些的衣裙,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莊重老成,但年齡擺在那裏,確實清淡素雅的衣著更匹配。
老夫人看了也連連稱好,讓沈音音以後就按照這個標準給她母親穿戴,看著有精神。
沈母聽著眾人一聲聲的誇讚,嘴角的笑想壓也壓不下去。想到房中還有女兒另做的幾套衣裙,顏色豔麗,款式新穎,還有一件很大膽領子很低的,被音音稱為唐裙的襦裙,她都沒好意思在女兒麵前試穿。真不敢答應以後都由閨女給安排穿著。
以沈音音的後世眼光來看,這條裙子不是特別的華麗,隻是顏色與款式新穎,占了個沒見過的先機。
若是宮廷出來的服飾肯定就把她設計的樣式比下去了。
但她的目標隻是小眾範,所以被母親喜歡,家人喜歡,普通百姓喜歡就足夠了。
畢竟,她不是設計專業,審美有限,也沒有很高的天賦,隻憑感覺畫一畫,要成為此中大家並不現實。
沈音音給自己也做了幾件衣服。
嗯…準確的來說,應該稱之為內衣。
再次經曆發育階段,她對貼身衣物的要求更精準細致。
上個世界的自己不懂,也沒人教導幫助,隻能野蠻生長,放任身體自由發揮,讓她成年後對自己的身材不是很滿意,隻算得上適中偏瘦。
而這一回,十四歲,正趕上生長期,為了走路不用顧忌蕩來蕩去的兩團,她特意讓如意幫著做了小內衣。還給沈母也做了兩身。
當她講了一下怎麼穿後,反而把沈母說的不好意思了。但她其實有考慮當下風土民情,已經做的很保守了,唉,慢慢來吧!
因為沈母的衣裙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她便胸有成竹的去找自己的父親談條件。
她沒有直說自己要一家成衣鋪練手,隻說設計出來的衣服都是以她娘親為參照,所以要想用她的設計樣式,需得從產業裏撥出一間鋪子讓她娘親來經營,不需要露麵,但有長輩做主,不會出亂子,而以後沈記其他地方的店麵都可以銷售,誰家賣的好,各憑本事,但吳縣隻能僅此一家。
她決定給這間鋪子起名叫“雲想衣裳”,到時候把含有名字出處的詩寫在正廳,蹭點大詩人的流量,不管這個時代有沒有聽過這首詩,李太白的大作都適合為她的新店做一回大大的宣傳!
至於鋪麵會如何經營,她已經有了計劃,就看他爹舍不舍得分個鋪子給媳婦和閨女了?
沈父哪裏會舍不得,他恨不得多些像音音一樣有想法,會實踐的小輩,一同撐起沈家的產業。
沈音音等到鋪子到手,高興的去自己娘親麵前顯擺。
雖然她連店鋪的手續都讓老爹給過戶了,但她卻沒告訴沈母當中內情。隻說父親給了一間鋪子讓她放手製作成衣,但她人小能力有限,隻好請母親坐鎮,等鋪子重新裝飾一番,設計好的衣服都趕工出來,請她母親大人去給撐場麵……
一番長篇大論,說的仿佛少了沈母,小姑娘的事業無法成功,一顆即將冉冉升起的商業新星會半道墜落,沈母隻能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