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一切都好,隻是冬日裏舊傷複發受了些罪,宮裏給安排了太醫隨行醫治,現下已無大礙。”
“他那是戰場上落下的毛病,以後冬日可請王爺南下來養病,這裏冬日裏沒那麼寒冷……算了算了,想來你父王不便離京。”
“是。”
“你這次呆多久,往常你母親都提前來書信交代你課業,這次怎的沒有安排?你都到了許久我才知道信兒。”
“侄兒在京正習到小六藝,大學課業都已授完,母親才允許我此時南下。”
“哦哦哦,阿澤的六經定是早就開始學習,遊刃有餘,那確有空暇出門遊玩。”
“這次還可呆至七夕麼?”
“等外祖父二老回來,在定歸程。”
“好,先吃飯吧,待會讓你二哥帶你去後院住下,有什麼要用的就跟你舅母說。”
“謝舅父,舅母。”
一家人言笑晏晏用過飯,謝昭在自家表哥的招待下,暫在謝宅住下。
……
沈音音跟著沈母學了一上午的女紅,等到晌午休息過後,沈音音忙給自家娘親送上自己精心挑選的絨花,打算通過賄賂的手段,躲過下午的琴藝課。
沈母收到女兒頭一次送的禮物,驚喜有之,欣慰有之,感動有之,就是沒有放縱,下午課程照舊,不過給了她一點時間,讓她先去給祖母送她挑選的禮物。
沈音音給沈老夫人問安送上自己的一番心意後,帶了一串碧璽手串的回賞,更加高興自己付出有回報,還是高額回報,興致勃勃的回到母親的院子,上課就上課吧。她認了,入鄉隨俗!
等到晚間一小家子照常在小院內一塊用飯。
沈老夫人體恤兒子們為生意忙碌,也不喜人多喧鬧,隻每月初一十五或逢節日,讓兒子們都在她那一同用飯,餘下時間都是眾人早上給老夫人問安後各回自家院子。
兒媳們若要盡孝,白日裏也可帶著孩子到老夫人處坐坐,但家中男子成年的都在店鋪忙碌,年幼的都在學院讀書,隻有兩個孫女與孫媳婦能日日到正院問安。
吃過飯,沈音音將自己讓五叔幫忙的事說了,還跟自己母親撒嬌說等她女紅學有所成,要自己去店裏選料子裁衣裳,將來送到成衣店去售賣。
沈母笑她剛剛開始學,就想著以後如何厲害,又欣慰女兒肯耐心學習了。
溫和的鼓勵她:
“你若是真有那般本領,給娘親與你父親也做一件衣服,也不費為娘今日這一番苦心!”
“我現在就可以給娘做一身衣服。”
沈音音趕緊開口接話,現在做出來是不可能的,但她可以提供創意,讓人幫忙啊。
沈父終於開口:
“音音這麼快就學會裁製衣裳了,不是說繡的花還沒繡出一瓣來麼?”
“那是我用不慣那個繡花針,母親您借兩個人手給我,我一定會給您做出一身與眾不同的衣裙來。”
“原是讓人幫忙,那怎麼能算是你做的?”
“父親大人,您別總急著拆台啊,我有創意啊,保管這裙子娘穿了好看,您若不信,等我做好了您給評判一番,看看比咱們店裏的如何?”
“我店裏繡娘怕是借不了,讓你娘給你安排吧!”
沈父說完,拉著小豆丁謝成逸去書房考教功課了。
沈夫人同意借身女工較好的丫鬟給沈音音幫忙,但要求她無論做出來與否,功課照舊要學,不求技藝精湛,隻為了以後能給自家孩兒做幾件衣服,給將來的相公縫補個衣裳。
這在沈音音此時此刻的思想裏,是不可能成立的存在。
她如今這麼有財,怎麼會把時間用在縫補衣服這種小事上,在說找老公也一定要更有錢才能繼續保持如今的幸福生活啊!
“您放心,我一定磨刀不誤砍柴工,兩者兼顧。”
學還是要學一點的,學以致用,以後她就能明白哪些衣裳都是什麼風格的刺繡,方便分出好壞來。
沈夫人聽她說完一愣,笑問:
“這都是哪裏聽來的,去吧,先回去歇著,明日我把人送到你院子裏!”
“多謝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