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才子佳人(1 / 2)

謝昭看著畫紙上自己的背影,略有些無奈與好笑,更多的是對小團子的好奇。

她把人都忘了,卻記得畫畫,但畫的又如此的與眾不同,這種畫法連他都是第一次見,她是師從何人,又為何沒有忘記呢?

亭中其他幾位看沈音音停筆了,也都一一走近來看,謝靈芸最先驚呼出聲:

“音音,你這個記人的方法好厲害,畫的好像啊,母親快看,音音畫的簡直像對鏡自照一樣。”

謝澤林也開口稱讚:

“音音何時學過這種繪畫,我還真從未見過,就是不知能否上色,畫的形神具備,意境也美。”

兩個小豆丁看看畫紙上的自己,也覺得相互推拒中的兩人被畫的特別真實,但還沒有學繪畫課,不敢開口評論,隻對著沈音音嗬嗬笑,覺得姐姐(表姐)厲害。

沈惜玉跟在謝靈芸旁邊,看長姐將自己也畫的清晰真實,女孩兒家眉眼含笑的樣子畫的尤其清楚。真誠的誇讚了一句:

“大姐姐畫的真好。”

姑父與姑母也感歎沈音音新奇的畫法,與清楚的人物表情,還有一帶而過卻很能看出來是一片荷花盛開景色,也問了能否上色,要把這畫好好存放起來。

沈音音停筆後,也擔心自己這種畫法會不會被人說是與時代畫法不符,不被認可,沒想到大家隻在意畫的清晰,沒人批評畫法不對,畫筆不對。

亭子外有遊人經過,也聽到亭內人在作畫,但主家圍住小亭拒絕被觀看,也就沒有主動上前。

等看到裏麵人都在評論說畫的好,已經有愛好詩畫的公子小姐想要近前一觀了。

本來在不遠處有座大點的亭子就有許多才子佳人在丫鬟下人的陪同下分隔著賦詩作畫,也算是每年賞荷的一大樂事。

如今姑父看沈音音畫法雖然清奇,但畫作不錯,栩栩如生,便在音音同意後讓下人都退在一旁,讓喜好書畫之人進來觀看。

有位小姐很喜歡沈音音的畫,頭一次看到作畫人注重臉上表情,而且用了焦柳作畫,不會沾染袖口,紙上又不曾暈開,輕聲詢問拜師何人,也想請求指點。

一位書生打扮的人看過畫作後對畫作的成果沒有過多評論,隻問為什麼要如此畫,他對這種方法更好奇,更多的是不解,明明可以作工筆畫的水平,為什麼不好好作畫,浪費才情。

還有人覺得畫中人生動逼真,這種畫法隻適合閨閣中女子自娛其樂,不適合作畫賞評。

有位年齡不大的小公子看了畫作後對著沈音音微微一笑,請求沈音音能否為他作畫一幅,想要將畫送給不曾隨自己來城內讀書的母親。

……

沈音音對每一位的問題都盡量回複,不帶一點羞怯退縮之態:

“未曾拜師,隻看兄長作畫時自己在旁胡亂臨摹,學會的一種討巧方式。”

“才疏學淺,繪畫一門初探門徑,當不得有才情一說。”

“確是自己家中玩樂之作。”

“水平有限,不能幫小公子畫畫像,可請專業畫師幫忙。”

人群漸漸擴大,不久又引得一位貌美女子前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