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後記(1 / 1)

四年前,一位出版界的朋友向我約稿,希望我寫一個關於中西文化的係列,要求是學術散文,思想性和可讀性俱強。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唯恐學術功力以及寫作能力都不足以迎接這一挑戰。然而,這一挑戰卻在誘惑著我,讓我時刻懷揣著思索和寫作的衝動。於是,四年時間一晃而過,我的成果也漸漸出來了,在出版了《筆墨殷勤有誰知—中西經典詩詞的言情傳意》和《文字密碼—文字、文化與詩意漫談》之後,我開始了本書的寫作。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的人生也經曆了一些變化,暫時離開了大學教授的崗位,來到地方政府掛職鍛煉。我首先要感謝湖北省委統戰部和組織部將我安排到美麗如畫、風景奇絕的恩施自治州。恩施的工業廠礦企業不多,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沒有環境汙染,空氣清新,吸一口,讓人感到有甜絲絲的味道。這裏或許還可以稱得上“中國的慢城”,人們的生活節奏不像大城市那樣快,街上的行人大多步履悠閑,連出租車都開得宛如閑庭信步,不慌不忙。

最能體現恩施人悠閑生活的地方要算侗族傳統建築風格的風雨橋了,市中心就有這麼一座橫跨清江。這座橋有兩層,下麵一層為人行通道,無車輛往來,橋廊兩邊有靠椅,稱作“美人靠”。在古代供往來商人和農夫歇息納涼或遮蔭避雨,以解肩挑背負之乏。上麵一層建有飛簷翹角的亭子,開設茶館、咖啡廳、特色餐館等。傍晚時分,我都會散步至此。橋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人們圍坐在數十張方桌旁,有的在打麻將,有的在打撲克牌。在大橋的中段,一支樂隊演奏著各種風格的流行歌曲或民歌,總可以聽到一兩個人手持話筒,引吭高歌。也有人幹脆和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或跟著一起唱。這片景象真是悠哉樂哉。

我來恩施掛職的具體部門是恩施自治州外事僑務局,這可能是恩施州最小的州直機關之一,全局加我在內也隻有八九個人。我在五樓辦公,晚上在六樓住,很是方便。由於單位人數不多,我們每天早餐和中餐都在一起吃,可以邊吃飯邊聊天,不出一個星期,我就完全融入進這個團體之中。

辦公樓就在清江河畔,透過窗戶就可以看見清江。清江因為水清而得名。我才到恩施時,正是暴雨頻發的季節,每次暴雨都會將河岸兩旁的泥沙衝入江中,使江水變得渾濁。暴雨過後,江水就像一條黃龍急促東流。不過,這條黃龍很快就消失了,因為江水很快又清澈見底。雖然像條變色龍,但清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有時候,上遊的水電站為了蓄水,控製了江水的流量,河床很快就顯露出來,清江變成一灣淺淺的溪流,格外的溫柔嫵媚,總讓我產生親近她的衝動。

在工作不忙的時候,我就會與新同事們交談。汪敏局長多才多藝,好書法,辦公室裏掛著他寫的字幅,讓我感到賞心悅目;他還喜歡詩歌,曾經在知名的文學刊物上發表詩作,對詩歌有著極強的感悟力,詩歌於是就成了我們之間共同的話題。因為做外事工作,他去過世界上很多國家,親身感受了西方文化,對我的文化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到恩施掛職,我暫時離開了家,獨自一人生活,沒有家務事纏身,我因此也贏得了充裕的寫作時間。下班之後,我就回到寢室,閱讀文獻,構思文章的內容,有時候我甚至可以一氣嗬成地寫完一個篇目。

在外事部門工作讓我接觸了來自許多國家的客人及華僑華人,在交流談話中,我對西方文化有了更全麵、更深入、更直接的了解。一年後,我會回到以前的工作崗位;若幹年後,當我回想現在,我肯定會感到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豐富多彩、最有收獲的了。

這一年我離家在外,心中不免有很多牽掛。去年年初家父中風,雖治療及時,但還是造成了偏癱,臥病在床。父親的病讓我時刻揪著心,年邁的母親承擔起照料的重任,我卻不能經常在老人身邊陪伴,盡人子之責,心中深感愧疚。就在我掛職期滿前,家父因年事已高,久病不治,最終不幸離世,這給了我巨大打擊,我含悲忍淚完成此書,以期告慰父親在天之靈。在這一年,我也將養育孩子的一切責任交給了妻子,辛酸苦辣讓她一人承受。妻子的支持給了我無窮的動力,讓我覺得再苦再累的奮鬥都是值得的。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資助,在此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表示誠摯的謝忱!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