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西方有句諺語:“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一個人做成事情的關鍵在於,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一個著名的雕塑——大衛——體積巨大卻不失優雅,至今仍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數不勝數的遊客前往佛羅倫薩。人們曾問過當時年僅25歲的米開朗琪羅,他是如何用一塊逾噸重的沒有生命的大理石雕刻出這樣一個無比精細的有血有肉的大衛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並不是在創造什麼藝術,大衛早就已經在那兒了,我要做的隻是把活生生的大衛解放出來。”

如果沒有米開朗琪羅,那麼石頭裏的大衛永遠也解放不出來,真正的大衛是在米開朗琪羅的心裏!

如果我們想得到什麼,我們就一定先要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想要什麼,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的先決條件。

要想實現遙遠的目標,需要為達到這個目標畫出一條可行的軌跡來,這就是規劃。規劃可以讓不可能變為可能。有了人生規劃這張藍圖,我們才可以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我們需要走在什麼樣的路上,怎樣走才不會錯。

人生規劃就像石頭裏的大衛一樣,隻有我們自己才可以把它設計出來,勾勒出來,解放出來。

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大衛,我們要做自己的米開朗琪羅,把心裏的大衛解放出來,做最好的自己。

新東方的徐小平說:“人生沒有設計,你離挨餓隻有三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沒有一個目標,做起事情來隻會一團糟。

當我們對未來感到迷茫時,應該駐足,澄清思想,把自己當做公司來經營。看看自己有什麼樣的優勢、資源,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裏,然後分析市場的發展趨勢,考慮應該怎樣匹配,最後製定策略采取行動。

我從哪裏來?這不需要從達爾文《物種起源》裏尋找答案。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是要我們客觀看待自己的過去,認清自己的知識水平、見識、人生經曆等,給自己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做到這一點,就能心平氣和地麵對現狀,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好高騖遠。

我要到哪裏去?就是在真正明白自身條件和所處現狀的基礎上,合理地製定出自己的人生計劃。並能夠把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結合起來,長期計劃為目標,短期計劃為階段,由此出發,一步步向目標靠近。

這本二十幾歲的人生規劃一書,就是告訴你如果將理想變為現實,將原本看似很難完成的任務,通過時間等資源分配、條件創造等,一台階一台階有序地積累直至完成。應該看到,任何一個巨大的宮殿,都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壘起來的。

詹姆士在接受一次采訪時指出,“用20%的時間處理眼前的緊要事情;把80%的時間留給未來,去做那些暫時沒有收益但以後會有的重要事情”。因此,要在平時注意培養實現目標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困境,我們也不怕失敗,但我們不應該拒絕經驗。這本書,總結了很多前人在困境中得到的經驗與教訓,它可以讓你少走彎路。聰明的人不是因為智商比別人高,而是站在別人肩膀上的緣故。

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為,一個人的思想,將決定一個人一生成績的大小。二十幾歲的選擇和努力,將決定你在三十幾歲是貧窮,是中產,還是富有!

把握好自己,可以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