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義仆勸主(1 / 3)

離姑蘇城不遠蘇州城西南麵的一個小門外地方,有一所村落,名叫鳳凰村,村裏隻有一二十家人家,村梢上有幾間墳莊,破落得連風雨都不能隱蔽,

墳莊裏卻住著一個主人和一個仆人,那主人姓徐,年紀還很輕,那仆人姓陳,已經上了年紀,鬚髮也成斑白了,他倆住在墳莊裏,雖已是多年因平日不和村人往還,所以除了姓氏以外。其餘底細村人都一概不知。

但這兩個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原來那主人單名一個釗字,表字惠蘭乳名叫京官,他父親在世的時候。也曾做過一任司寇。村莊上無人不知曉,而且待人接物,也不差,不幸早年亡故,全虧他母親辛苦撫養成人。

那曉到他十歲的那年。他母親積勞成疾,也就一病不起了,丟下惠蘭死了,又幸喜老家人陳榮,小心照管著他。無如他命運乖舛,連年疊受顛沛,田產漸漸地化盡,終至家徒四壁,家人小使,見主人已窮到這般光景於是走的走,逃的逃,盡行分散,隻剩下一個老仆陳榮,

惠蘭見家境到了絕處曾經多次打罵陳榮,叫他自尋生路,怎奈陳榮耿耿忠心,見主人叫他自尋生路,便說道:老仆受了先老爺莫大恩典,尚未報答,目下大爺貧苦我豈肯忘恩負義,棄主求榮。況小主人年幼,要人照應呢,縱然餓死,我也不願丟下了大爺自去尋活,情願屑挑步擔,賺幾個錢來度日望大爺發奮讀書,有一天改換門庭,耀宗揚祖,那我陳榮便苦盡甘來了。

惠蘭聽他言語堅決,深感其義不便去勉強他。從此以後陳榮每天挑了擔子出外叫賣,主仆倆過著十分清苦的日子,豈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久竟被一場天火,將房屋盡付一炬。這樣隻得在墳堂安身,雖然苦楚萬分,卻有陳榮在外做小買賣,勉強糊口夜來督促小主人讀書。如是數年。

徐惠蘭考進秀才,陳榮快活得很,盼望小主人早一天成名自己可以早一天得到安慰。光陰迅速,轉眼已交十月天氣驟然冷了。陳榮偶不擔心。感冒了一點風寒,上丁年紀的人,身體衰弱,經不起外來的磨折,於是便臥床不起了,可憐平時沒有積蓄,此刻又那裏有錢延醫服架所以病倒了四十餘天不但把經紀的小本吃得幹幹淨淨,連禦寒的衣服也當都當質精光。

及至陳榮病見起色恢複原狀,可是本錢已一個都沒有小買賣也做不成了,生意不做,自然一日三餐的來源,也就斷絕,加著天恐雪凍,主仆倆耐饑受寒,備嚐痛楚。惠蘭在這樣環境下麵,也就無心讀書,整天癡望著窗外的雪。鵝毛般在空裘飄舞,隻是淌著眼會兒歎道:咳。事到如今,也顧不得什麼羞恥了,且去走一遭吧。他正自言自語著,不防陳榮在外麵聽得,走進來問道:大爺一人自語自歎,莫非腹中饑餓了嗎?

惠蘭道:陳榮。我正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

陳榮道:大爺有話,隻管吩咐,

惠蘭道:你看,雪下得這樣大。此間既無柴米,又無衣服,若常此饑寒交迫,我們行將凍死在此,所以我想到二房叔父家,向他告貸幾兩銀子,等度過了這殘冬,再籌別法。諒他看父親同胞情分,必不至於拒絕不理。

陳榮雙手亂搖道:有錢是兄弟,沒錢是對頭大爺可記得那年入泮,打發我去借些使用的事麼,求之再四,才拿出十兩銀子來,惱得我心頭火起,丟下銀子,罰誓再也不去見這勢利鬼,

惠蘭道:我如今不要你去。

陳榮道:那麼難道大爺自己去不成,惠蘭點點頭。

陳榮道:大爺我勸你不要人貧誌短,這位二老爺平日做人勢利刻薄,對有錢人奉之如神明,要是叫他照應點窮苦親屬,那是他生平最不願意的,我勸大爺還是不去的好,

惠蘭道:陳榮,不要這麼講,我自己窮,沒有臉麵去和他親近,自然二老爺對我也就疏遠了,

陳榮冷笑一聲道:大爺我看不見得是這樣的,你還是不要去,免得多討一場沒趣,

惠蘭道:你何必這般顧慮,我想叔侄之情總是有的二老爺又沒有子嗣,還靠我傳留他的香火,這幾十萬家私,將來說不定,都是我的,我今天去見叔父,管教他周濟我,

陳榮道:大爺執意要去嗎,我看此去空回白轉,定要懊悔嫌遲,

惠蘭道:人非木石,二老爺見我窮到這般地步,定能借些銀子給我,這樣大家都可活命,你也快活了,

陳榮道:大爺如做了官回來,老奴這才快活,

惠蘭道:我要做官不難,再遲一年二載便脫掉這件舊藍衫了,你在家中等候,我去走一遭罷,

陳榮道大爺怎的性急,這樣的風大雪緊,地滑泥濘腹內又空空洞洞,如何可以去得,且待日出雪消,路上幹燥,去也不遲呢,

惠蘭道:你說得好太平話兒,昨天隻吃了一頓稀飯,今天又是這個時候了,那裏還能等待太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