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歸國183畫展初遇(1 / 3)

葉染站在展廳門前,凝眸良久。

黑底鎏金的匾額上,題著八個飛揚的行楷:寒白石藝術作品展。

她的視線久久地落在前麵幾個字上。字跡蒼勁雄渾,力透紙背。透過字跡,仿佛看到一雙修長、骨節分明的手,手腕靈動間筆走龍蛇、揮毫肆意。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即近而來,女導遊的聲音清脆悅耳,舌粲蓮花,一絲不亂。

“這便是我市著名已故畫家寒白石先生的作品展,此次作品展從籌備到舉辦,得到寒白石先生的學生寧磊先生的鼎力支持。寒白石先生生前是中國美術家、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省美院畫師,擅長國畫、油畫,書法以楷體見長,早中期作品以人物寫實蜚聲畫壇,後期偏重寫意山水。大家在裏麵可以欣賞到他的100多幅書畫及雕塑作品。值的一提的是,隨著眼下投資熱的興起,寒先生的油畫作品在目前藝術品市場已是奇貨可居……”

人群有些躁動,其中有幾人剛在最近一次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铩羽而歸,由於市場和收藏者的熱捧,行情一路水漲船高,春拍上寒白石的油畫作品《念》一度拍出八十萬的高價。但凡圈子裏的人都知道寒白石的油畫作品存世甚少,不知道這次寒白石畫展上有沒有驚喜。

“借過,借過。”

葉染微微讓了讓。

人群簇擁而上,蜂擁而入,每幅作品前都會有人品頭評足,儼然行家。

葉染仍然站在展廳門前,未移寸步,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匾額上,神情複雜。

少頃,葉染從包裏掏出手機翻開電話簿,核對無誤,又默念一遍,才垂眸撥號,在等待音樂響起時,她清了清嗓子。耳邊傳來的不是司空見慣的搞怪鈴囘聲,它一如既往的輕囘盈優雅,回旋曲式的結構循環往複,顯得情柔意綿,一顆原本稍嫌緊繃的心慢慢舒緩沉澱下來。

一曲《致愛麗絲》既終,仍沒人接。

葉染微微地失神。不期然撞到一個人,她忙不迭地道歉。

“咦?”一道略顯清冷的聲音,被撞的男子皺了皺眉,下一刻卻揚了揚眉。

“我們,見過麵嗎?”男子的聲音有些猶豫。

“什麼?”

葉染訝然地看著麵前被撞的男子:三十出頭,戴一副黑色邊框眼鏡,衣著休閑,雙手抱臂,露在外麵的左手腕上挽著手表和一串紫檀佛珠,一副低調不張揚的知性打扮。

此時男子正盯著葉染,目光清澈深睿。在他的注視下,葉染的手不自覺地撫了撫衣衫單薄的手臂。

張了張口,剛要說話,電話鈴響了,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對不起,我接個電話,”葉染轉過身去,“HELLO,HELLO?”

“就知道是你,”隔著山長水闊,浩淼人煙,寧磊的聲音破空而來,低沉如弦,清晰地響在耳畔,落字成珠,“剛才在開車,不方便接。”他解釋。一大早出門去參加一個茶樓的開業典禮,沒留意到手機響,這個手機號早已不用,除了三年沒有音訊的她,還有誰會保留這個號?

葉染握著手機的手微微顫了顫,意外他會解釋。

“謝謝——你為他辦畫展。”互聯網及新聞媒體連篇累牘地報導,讓她知道寧磊已兌現了他對那個人的承諾。就算她曾經意難平,對他,這個謝字是免不了的。

“應該的,”寧磊低低說道,“別那麼見外。”

“這是我的新號碼。”葉染恍若未聞,語調平穩,並未因為寧磊的話起一絲波瀾。

“我會存下,這個號是我備用的。”寧磊解釋換號打的原因。

“嗯。”葉染漫不經心地應道。他倒是比幾年前願意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