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嬸,咱們廟裏供奉的神像便是這位仙人嗎?”葉同塵對這仙人也是有幾分好奇。
“是呀,傳說啊,那仙人走之前還為村子布了一場雨水呢,他衣袖揮了揮,村子就下了一場雨水,然後他就駕雲飛走了,那年村子裏大豐收,大家就為他建了一座神廟。”韓嬸說話間視線略過阿喜,微微停頓,又垂下眼眸。
“那應當真是仙人顯靈了”葉同塵看到韓嬸頭頂那若隱若現的黃氣,心裏掠過一絲疑惑。
觀天地萬物,除了自然界的東西,也包括器具以及人和動物,人有喜怒哀懼愛惡欲,對應的氣也不同,剛剛韓嬸所流露出的黃氣代表的是哀。
當真奇怪,提到仙人韓嬸竟然會有哀傷的情緒。。
“韓叔今天不回來吃飯嗎?”葉同塵倒也沒再繼續問仙人之事,又把話題引到了別處。
“今年不景氣,他今天和村裏人一起到山上,看看能不能打點野貨。”說著,韓嬸麵上也帶了點愁容。
“原來如此,今年是雨水少了?”葉同塵問道。
“雨水不多,這蟲子倒是多得很,莊稼啊怕是收不了多少了。”
“還早著,這雨水或許不久就到了。”葉同塵望向窗外倒是一片晴空。
“但願吧,哎。”
直到夜裏8點多,韓叔才回到家,身上倒是沒背什麼東西。
看來是無功而返了,葉同塵想。此時葉同塵已經在自己的屋子裏,隻不過她耳清目明,倒是能觀察到院子裏的景象。
再呆兩天,她也決定離開這裏了,這天蘊、物蘊、人蘊不是那麼好體悟的,不像修仙界講究修煉,靈氣積累到一定程度便能突破,經過這麼多年的修煉葉同塵算是摸清了一點門路,但是也隻是一點而已。天蘊是這天地之規則,其實萬事萬物都在天蘊中,但要通過事物體悟到天地之道卻是難的;物蘊是山、是水也可以是人造之物,以觀物體會到物之特質,形成之實質;人蘊則是看人間百態,看人性善惡,世事變遷。然而,這些體悟皆需時機,所以葉同塵有時也想她的這條道太過縹緲,所以她更需見世間多麵才能尋到自己那一絲縹緲之道。
“怎麼樣,時間定下來了?”
“定下來了,半個月後,大巫師說那天是個吉日。”
“葉姑娘怎麼辦?”
“她不是快好了嗎,你這幾天找個借口打發她走吧。”
“好,我想想辦法。阿喜,也算是要完成她的任務了,我們是為了她好,到了仙人旁邊她會享福的。”
“這是阿喜的榮幸,她也會願意的,這是為了村子,也是讓她成仙。”
後麵隻餘下沉默。
葉同塵睜開眼,看向韓叔韓嬸的屋子,這是韓叔韓嬸的對話,所以他們到底要做什麼?還和阿喜有關?成仙?
這個村子看樣子有個大秘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