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話 (4)
東坡晚年,又生一子,名迨。正值貶謫多難之時,坡公作浴兒詩曰:
人皆養子愛聰明,我被聰明誤此生。
但願我兒愚且蠢,無災無難到公卿。
東坡才名,震動四海。值子由出使大遼,其國上自君公宰輔,以及士子庶人,無不誦東坡文字。見子由至,舉國之人皆擁濟馬前,問曰:“大蘇學士如今在相位否?身安樂否?吾等生長外國,不獲得識一麵,今見天使,即吾師也。”皆羅拜於地,戀戀不忍去。子由感其兄名在天下而身在江湖,乃作詩一首寄之曰:
誰傳家集遍幽都,每被行人問大蘇。
莫把聲名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東坡暮年,在毗陵(即常州府)養病,門人邵民瞻,具錢五百千,為師置宅。已擇期,而未入屋。
坡公偶爾步月,忽聞一老婦哭聲甚哀。坡公曰:“異哉,此必有大難割之愛,觸於心而然也。”遂推戶而入,問其何為?老婦曰:“吾有居屋,相傳百年,為子不肖,一旦售之於他人,所以悲耳。”又問:“所得之價?”答:“已償債矣。”問:“屋在何所?”婦言其地,即五百千所售之居。坡公惻然曰:“吾幸未入室。原亦不久居此,不須屋也。”即取券,對老婦焚之。呼其子,奉母而還。自是,遂寄居門人之家。
東坡晚年,謫儋州。子由謫雷州。山穀謫宜州。時相章槨孟,以子瞻瞻字似儋,雷字下似由,魯直直字似宜也,故為分謫之。佛印將儋雷宜三字,疏解之曰:“儋字有人,子瞻不終於儋。雷字雨在田上,承天之澤,福未艾也。直字改宜,似蓋棺之象,吾知魯直其難免乎。”後來山穀果卒於宜州,子由果致高位,坡公奉召回,未至京歿於常州。坡公生於仁宗丙子,卒於徽宗辛巳,享年六十有六,贈資政殿大學士,太師尚書,賜葬祭諡文忠公。
東坡之妹,名曰蘇小妹。聰慧過人,博學強記,尤工詩詞。每每與東坡唱和成帙。一日,坡公堂中會客。散後,小妹正在房內,整理衣裳。乃謂坡公曰:妹有一對,兄能對之否?”坡公曰:“說來。”小妹曰:
哥哥堂上邀雙月。(雙月是朋字)
東坡戲而答之曰:
妹妹窗前捉半風。(半風是虱字)
東坡麵甚長,小妹又戲之曰:
去年一點恓惶淚,今日才流到耳邊。
小妹額角稍突,俗謂之奔頭。東坡嘲之曰:
蓮步未移香閣內,額樓先到畫堂前。
小妹以東坡胡須太多,又嘲之曰: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
東坡以小妹頭奔,二目略深,乃戲之曰:
幾番拭目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時維初夏,繡球盛開,璀璨玲瓏,甚是可愛。老蘇學士作詩一律,才成四句,適有客至,因而輟筆未完。小妹到書齋,見父所題詩曰:
天巧玲瓏玉一丘,迎眸燦熳挽清幽。
白雲疑向枝間出,明月應從此處留。
小妹見其詩未就,不假尋思,即續成四句曰:
片片折開蝴蝶翅,團團圍就水晶球。
假饒借得香風送,不羨梅花在隴頭。
老泉送客回來,見詩,知是小妹所作,父子三人俱各稱賞。自此,小妹才名,播傳宇內,京師人作詩稱之曰:
文章華國是三蘇,小妹聰明勝丈夫。
借問古人誰得似,不羨班家有大家。
詩末一句,蓋言漢儒班彪女、班固、班超之妹,能作女誡,續漢史,才名重於當世,後適曹氏,人皆稱為曹大家。今蘇氏父子三人,又加小妹,可與三班大家齊名考也。自此京中豪貴之家,都來求親。老泉一概不允,但要先選人才,方許議婚。有宰相王荊公之子王雱,年少多才。荊公聞小妹之名,特命堂候官,呈送王雱的詩集文章,與老泉觀看。老泉將王雱的名字藏下,送與小妹,隻說京中一位才子所作。小妹閱過而言曰:“俊逸清新,高華典麗。但是,意味深嚴,筆端溪刻,才裹藏鋒,美中不足。”乃批四句於後曰:
新奇(艸滲)麗滿佳編,峻語危機透筆尖。
能取科名如拾芥,恐妨刻削礙天年。
批畢,送與老泉。老泉大驚,急將好語另批,轉送相府,以他故辭其議。後來王雱十九歲,登科及第,二十三歲暴疾而亡。老泉始信小妹有先見之明,言之不謬也。
秦觀,字少遊,揚州高鄅人。年十八歲,舉於鄉。上京會試,春闈未開。聞小妹之才,以詩文稿,呈於老泉,有求婚之意。老泉見其文詞豐贍,不亞二子,命侍女送與小妹評之。小妹一見其文,大加稱賞,言言讚美,字字精批。卷尾又批廿四字曰:
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流學士。
可惜兩蘇同時,不然橫行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