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古巷劫親(1)(1 / 2)

悵望倚層樓。往事悠悠。依前花麗碧絲柔。亙古江山人易去,誰最風流?  介子不封侯。五柳歸舟。淡煙寒雨度春秋。好是清明天婉婉,一醉方休。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此時已是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一年,距離當年宣宗仁宣之治已去十餘載,治平之象漸已遠去,隨著新君對宦官的寵信,清明軍政,也自似水如波,漸行漸遠。  濟南府大明湖畔,有一處名為芙蓉街的地方,因街道內有芙蓉泉而得名。早在從前,這兒便是濟南府最繁華之地,商賈雲集,豪門大院,鱗次櫛比。  芙蓉街上,最有名的一處酒樓便是燕喜堂,傳說已有百年曆史。“燕喜”之名,源於《詩經》“魯侯燕喜,令妻壽母”。“燕喜”又同“喜宴”便有“吉祥喜氣”之意。  此時,晌午已過,店內的客人依舊不見少,店伴酒保忙的七上八下。偶爾閑言聽的客人們議論,都是那芙蓉街盡頭烏龍鏢局林鏢頭嫁女兒的事情,這可算得今日這濟南府最富盛名的話題了。  說起那烏龍鏢局,在濟南府可是有著響當的名頭,十幾年保鏢護航,從未有過任何的差池。

而鏢局的總鏢頭林昆,為人豪爽仗義,但凡有難求到他門上的,不論貧富貴賤,都會仗義援手,哪怕自己辦不到的,都會請認識的朋友幫忙做了。如此以往,便有了個活菩薩的名聲,就連那寺廟裏的主持,遇到為難之事,都會下山尋他幫忙。  若說這林鏢頭的女兒,取了個婉秋的名字,性格更是嫻熟溫婉,早在十五六歲之時,便在那文廟因一首對子難倒了濟南府眾名士,從此得了個濟南府第一才女之名,論起名聲,可謂與其父不相上下。  家有如此賢女,那踏破門檻前來提親的人自是不在少數,就是平淡之家,也都想著一睹才女風貌。此刻,才女出嫁,芙蓉街是必經之路,那前來觀禮的人自是不絕。  再說這門親事,眾賓客卻又自滿腹狐疑,這林鏢頭所結親家,不是豪門大貴,亦非書香世家。乃是南邊曆山腳下一處名為天際山莊的居所,新郎乃天際山莊莊主柳東劍之孫,名逸飛的。

若說這天際山莊,如果不是因為這門親事,還真的很少有人知道這處居所,傳說那山莊的莊主柳東劍是十幾年前從外地遷到這兒來的,隨身帶了些錢箔,就買下了這處山莊。隨他一起來的,除了一個姓阮的侍女外,便是一男一女兩個孩童。至現在,山莊中也很少有侍仆丫鬟服侍使喚。  如此神秘的一家人,自然是大家議論的重點,正自交頭接耳的談論,酒樓門前,忽的一人連聲叫道:“小二!小二!小二!”三聲的連喊,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酒樓內已經多了四個身材短小之人。  這四人身形即矮,穿的衣服卻是寬敞,飄飄的長袖跟唱猴戲兒似地,四人的模樣更是讓人忍俊不禁,頭上歪歪的係了個葫蘆,發髻上斜斜的插著一根幹荷,有一個鼻端紅紅的,如同剛挨了拳頭一般。  這四人打扮固然混沌,但一雙眼睛倒是機靈,左右一望,也不顧客人阻擾,抓起盤中的花生米便向嘴巴裏拋去。  那酒保瞧得忙阻攔,口中吆喝著,手中端著的酒壺已被他搶了去,一個鬼臉嚇得酒保急忙後退。

旁邊的眾客撫掌而笑,近前的賓客也忙起身讓位,四人瞧得讓開的桌子,也不坐正,一個跟頭躍上凳子,一隻腳掂在桌麵上,揚揚袖子,抓了杯中的酒便飲。  那酒保瞧得頭疼,口中連聲的好漢英雄,扯著四人衣服向下拉。  四人口中叱喝,卻依舊不忘向嘴裏填著食物,正吃得,忽然想起什麼,放下手中的盤子,轉頭瞧向讓座的客人,雙手拳頭抱了抱,口中道:“多謝!多謝!”抓起幾塊肉片便塞到了那客人的手中,道:“你也吃!你也吃!”這四個怪人倒是客氣,那讓座客人卻膽怯得急忙後退。  好不容易安穩定了這四個怪人,那酒保正噓個長氣,酒樓門口,又是一人呼道:“店家!”這嗓音清脆,酒保揚聲嗯著,轉身,卻瞧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正站在門前。  酒保以為應錯了,忙跑到門口瞧了瞧,沒什麼人,難道剛才喊話的是這乞丐?轉頭,隻瞧這乞丐十四五歲年紀,頭上戴了一頂破破爛爛的氈帽,滿臉的黑煤,伸出的一雙手亦是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洗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