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上任(1 / 2)

讓金厚勳沒有想到的,到普水推行的第一項改革,就遇到了強大的阻力。

阻力,不是來自外部,還有內部。

如果說是外部的阻力還可以理解,剛到普水任常委組織部長,想在幹部任用製度上推出“公選”,打破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肯定會遇到有反彈。但是阻力來自內部,就無法理解了,一把手很多時候在本單位就是皇帝,一言九鼎,說什麼就是聖旨。

而且,金厚勳提出“公選”,也是到鄉鎮和縣直部門進行了長期的調研才決策的,因為水幹部工作多年來都是按照按資排輩等傳統方式提拔使用幹部,導致幹部隊伍存在隊伍結構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等情況。

“幹部能上能下,公開選拔”是國家很早就推行的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可普水從沒有實踐過,金厚勳才決定在普水進行一次公開選拔優秀年輕幹部試驗。

就推行公開選拔,召開了一次部務會議,參加會議的就是金厚勳和三個副部長,加上做記錄的辦公室主任。

會上,金厚勳說:“到普水上任的第一天,縣委馬書記就對我介紹過,普水的幹部隊伍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調整了,作為組織部長感到壓力,到了這個崗位就要對此崗位負責,所以抓緊時間,拿出幹部調整方案,向縣領導彙報,向常委會彙報是當務之急。”

“當然,幹部工作要適應形勢的發展,也要不斷的進行改革,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的想法是拿出一部分領導崗位進行公開選拔,讓優秀的年輕幹部盡快成長。公開選拔是這幾年幹部任用製度改革的方向,普水作為一個大縣,這麼多年來,選拔幹部還在沿用以前的老方法,不合時宜,希望大家調整思路,用更加科學的選拔方式,為普水的百萬人民,挑選出德能勤績都很優秀的領導幹部。”

金厚勳提出公開選拔的觀點後,就讓三位副部長分別談談看法,畢竟,民主集中製是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原則,何況金厚勳也想摸清大家對公開選拔的真實想法。

普水縣委組織部共有有7個科室,一個中心。趙王道副部長分管的是機關幹部科和鄉鎮幹部科,幹部調整是他的分管範圍,當仁不讓的首先發言。隻不過,金厚勳沒想到,趙王道的觀點竟然跟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馳,作為一個副職在部務會議上,公開反對一把手的意見,這樣的情況是不多見的。

趙王道說:

“公開選拔是全國幹部任用製度改革的方向,積極作用不容懷疑,但是這樣的選拔幹部方式對於普水來說,卻完全不適用,金部長剛才提出的在普水實施公開選拔幹部更是嚴重的不可行。”

理由很簡單,趙王道認為,一個地方,領導幹部職位本來就有限,拿出一部分崗位來公開選拔,這樣對於在崗位上工作多年,成績顯著的幹部就沒有了提拔的機會,一個蘿卜一個坑,幹事的人沒有職位,沒幹事的人,隻要一心準備參加公開選拔反而能得到位置,以後,哪有幹部踏踏實實的幹事呢,大家都坐等公開選拔好了。

趙王道說話的口氣不屑又狂妄,根本就沒把金厚勳這個領導放在眼裏,說話語氣,簡直就是兩個平級領導之間的觀點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