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避開職場的雷區(4)(1 / 3)

心理專家指出,辦公室內如果存在不良情緒傳染病,有時候要比環境汙染更為嚴重,它會瓦解人們工作的積極性。解決不良情緒傳染問題,首先還是要學會“寬心”。當人們看到某人臉色不好看時,則可推斷此人目前正處於氣頭上,最好先回避一下,別在此刻“招惹”他。其次,積極地對事態加以重新估計,不要隻看壞的一麵,並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其他方麵取得的成就。積極的思維能使人在悲觀中看到前途,化冷漠為熱情,變焦慮為鎮靜。情緒不好時,不妨找個空閑時間,自我犒勞勞一番,如去飯館美餐一頓或去逛逛商店;如時間允許,還可以進行一次短時期旅行。

做人做事黃金箴言

千萬不要把私事帶到辦公室,謹防幹擾到正常工作。情緒和感冒一樣,容易傳染,尤其是不良情緒。要杜絕不良情緒的攜帶和傳染,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消極是“職場殺手”

正如約翰·彌爾頓所寫的那樣:“你的心態能讓地獄變為天堂,也能讓天堂變為地獄。”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思維方式不同時,他們的感受和行為也不相同。積極的人,會從每一次憂患中看到機會,消極的人,則會把每個機會都看成一種憂患。積極樂觀的態度,總是能催人奮進,悲觀失望的想法,總是讓人陷入困境。用積極的態度控製你的思維,你就能夠掌控自己的一切。

事實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行為的導航儀,指引著你的前進方向。如果你經常這樣想:“一切都和我計劃的不一樣”、“我絕對不可能在最後期限前完成”、“我總是會把事情弄得像一團亂麻”……那麼,你必然變得憂鬱,最終迎接你的隻有失敗。因為這些自我貶低的心理暗示,會打擊你的自信,摧毀你的樂觀,永遠不會給你支持、幫助和鼓勵。如果你不想被這些消極的思想“謀殺”,不妨看看下麵這些建議,當你養成了積極思考的習慣,記住最好的自己,朝著想成為的那個“自己”前進,你就會一點點拉近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1.積極地自我暗示

有些人總是在感慨“我不過是個白領罷了”、“我隻是個銷售員而已”、“我才是一家公司的小老板”,實際上,這些人都沒有意識到,總是把“不過”、“隻是”、“罷了”、“而已”這樣詞掛在嘴邊,並不隻是在埋怨自己的工作環境,而是在貶低自己的工作,在貶低你自己。這樣的人,我們常見,比較少見的是在他們之中有人會取得什麼好成績。

如果你把這些消極的詞彙丟進垃圾桶,遠離它們,你就相當於遠離了自我傷害。這時候,就變成了“我是個白領”、“我是個銷售員”、“我是小老板”,言語中藏著自信,充滿肯定,自然就不會覺得消極了,人也跟著精神了,工作時也就充滿幹勁。

有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方式,就是自我慶幸。當你遇到不幸與挫折時,不要老是愁眉苦臉、灰心喪氣的,而應該高興地想:“事情原本可能會更糟呢。”凡事想著更好的方麵想,壞事也會變成好事。

2.扼殺消極念頭

在一條昏暗、偏僻的鄉間小道上,一個推銷員的汽車爆胎了。他想換上備胎,可發現沒有帶千斤頂。這時,他看見路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家農舍亮著燈。他大喜,馬上向農舍走去。可是很快,他就思緒翻滾起來:如果人家不給我開門怎麼辦?如果他們家沒有千斤頂怎麼辦?即使那個家夥有千斤頂,他不借給我,又怎麼辦?他越想越焦慮不安。當農民打開門的時候,他直接給了對方一拳,吼叫道:“把你那破千斤頂收起來!”

這就是典型的“自我挫敗主義者”的作風。看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會哈哈一笑。不過笑過之後,我們應該明白一點:在消極念頭出現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刹車”,大聲命令自己“stop”,讓自己堅定的決心和頑強的意誌,壓倒內心的恐慌。

3.有了消極情緒要及時宣泄

有了不良情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泄,一定不能把不良情緒壓下去、藏起來,因為不良情緒積壓久了,有可能導致抑鬱。

當你受到挫折後或心裏鬱悶的時候,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別人的場所大喊大唱、大笑大哭,如果你為了顧及自身形象,還可以找一些事物作為發泄對象。比如,在日本,有一些心理谘詢機構,會用布做成各種各樣的人,當有些心懷不滿的人來谘詢時,心理醫生就讓他們把那些布人當成自己不滿的對象,拳腳相加。

4.情緒轉移

轉移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你可以心中隻想著那些讓你高興的事,或者一條條列在紙上,並且反複想象,讓自己沉浸在愉快的情景中,這樣便會樂以忘憂,穿過黎明前的黑暗,看到初升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