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文子符和五女越走越近,文興豪總算壯起了膽子,向前迎了上去道:“子符,怎麼現在才來,我們都已經祭拜過了。” 文子符對他可沒有半點好感,當年如果母親不是被他動不動就拳打腳踢,也不會落下病根,自己離家出走跟隨魯仲道學藝期間,如果他能夠對母親有半點關注,給母親施以藥石,說不定母親也不會早早離世。因此他對文興豪伸過來的手視若不見,毫不猶豫的從他身邊走了過去,冷聲道:“你沒有資格祭拜我娘,滾!” 文興豪臉上神情尷尬,還是文子符的幾位夫人懂事,連忙向文興豪問安,文興豪也就借坡下驢,打個哈哈連道很好很好。楊大元帥蓮步輕移行到文子符身邊,一邊幫他擺放香燭紙錢,一邊低聲道:“相公,他畢竟是你的父親,不管他做了什麼對不起你的事情,這麼些年過去了,相公也應該原諒他了吧。俗話說父子沒有隔夜仇,既然都已經過去了,又何必再苦苦回憶,讓活著的人都不痛快呢。” 楊大元帥也是幼年的時候父親便已經戰死沙場,她娘親榮郡主那時候掛帥領軍在外,是喊老太君和楊八姑將她拉扯大的,因此楊大元帥極為清楚沒有父親的痛苦。
隻是文子符將他母親死去的原因隱藏的極深,即便是三位公主,也不知道他的母親是怎麼死的,隻知道當年文子符離島采買些物品,結果在文家跟周言大打了一場,之後便帶著母親的骨灰回到了小道之上。而文家也是自知理虧,因此也將這事瞞得死死的,家族中人又怕亂說話惹得文子符惱怒之下將文家上下殺個幹幹淨淨,自然是噤若寒蟬,因此文子符母親的死因眾說紛紜,卻一直沒有個定論。 俗話說,不了解真相就沒有發言權,楊大元帥勸說文子符雖說是出於好心,不願見他們父子仇視,但是楊大元帥畢竟不了解父子之間的齷齪,隻以一般父子的情況來勸說文子符,立即便刺激到了文子符當年的回憶。好在如今文子符經曆的大風大浪也不算少了,情緒變化並不是特別瘋狂,克製住自己暴怒的衝動,輕聲道:“桂英,有些事情你不清楚,我也不想提,隻是他所作的事情,永遠也無法獲得原諒,我相信即便是我娘親複生,也不會原諒他的。” 文子符很少這般反駁楊桂英,一般情況下,隻要楊桂英說得有道理,文子符都會虛心接受,即便是楊桂英有時候說得沒什麼道理,文子符也是耐心跟楊桂英分析利弊優劣,讓楊桂英接受自己的意見。
但是今天文子符卻是一口便回絕了楊大元帥的勸解,可見他心中對文興豪的仇視其實一直沒有減少過。 雖說這些年文子符對文興豪不再是要打要殺,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心中的傷痛就已經愈合,隻不過是更加深沉的隱藏起來罷了。如果是在平時意外見到文興豪,或許文子符還不會有這樣的情緒,大不了就將文興豪當做是一個陌生人便是了。他可是一直深深記得母親臨死前的遺囑,讓他不要太過追究自己的父親,隻是今天在母親的祭日,在母親的墳頭看到還得母親早死的罪魁禍首,他又怎麼可能不怒? 楊大元帥無奈歎息一聲,站起來向身後關注的看著這邊情況的幾人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無法勸解文子符。眾人都知道她在文子符心中的地位,雖說他比三位公主後認識文子符,也比三位公主後嫁入文家,但是眾女都是以她為首,這不僅僅是因為她曾經做過地上界大軍的統帥,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子符將她視作了自己的知己,很多事情都要跟她商量。
如今見楊大元帥都勸服不了文子符,包括周雅和文子興母親在內的諸人都是歎息起來,也不知這父子兩人之間的結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解開。文子興不知其中究竟,當年文子符帶著母親骨灰離開的時候,他還是集文家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少家主,甚至都不知道文子符這位兄長的存在,再加上文家有意遮眼,自然更是不知文子符為何如此對文家冷漠了。 不過他畢竟也是去大宋戰場上曆練過的了,再加上他對兄長的好感,讓他認為兄長必然有自己的原因,倒是沒有輕易插嘴,隻是輕聲問自己的母親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