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齊白石時來運轉,白天在琉璃廠偶然看見齊白石作品的大畫家陳師曾,發現了齊畫的非凡功力,便深夜造訪。但他又看完齊白石一大箱子的畫後,說:“很有味道!酷似八大、青藤、大滌子,猶如先賢再世……如果稍加變通,定會錦上添花。”陳師曾一番真知灼見,令齊白石頓開茅塞。
此後,陳師曾還把恩師吳昌碩的畫送給齊白石欣賞揣摸。齊白石大開眼界,對他每幅畫的構圖、意境、起筆、用墨、設色,仔細研究,反複“背臨”。
“背臨”是齊白石學畫的獨特之法,就是一一識記在心,再現出來,留存起來。有一段時間,齊白石還把吳昌碩的一段關於作畫的語錄抄寫貼在床頭,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各要默誦一遍。
可以說,變法期間,齊白石借鑒最多的是吳昌碩。期間,齊白石做詩一首:“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齊白石變法之快,令陳師曾興奮不已,詩興大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家神犬功自酬。我欲借之乘風去,為我中華雪恥羞!”
不久,陳世曾攜一批齊白石的畫到日本參展,引起巨大的轟動,部分作品入選巴黎藝術展覽會。
從此以後,齊白石身價陡漲,賣畫刻印的生意日漸興隆。
十年變法,齊白石力掃因循模仿之風,擺脫形似的桎梏,一心創造“超凡之趣”,以“天趣勝人”,使自己從一個民間畫匠變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畫家。
智慧金言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唯有經得起失敗考驗的人才有可能贏得成功的鮮花和美酒。很多人一遭受失敗就會灰心喪氣,從此一蹶不振,止步不前,丟盔棄甲。麵對逆境,有的人堅強,有的人則脆弱,有的人能夠戰勝和超越逆境,有的人則會被逆境擊垮,孔子在這裏以三軍之帥對應匹夫之誌,說明個人意誌之堅,說明個人意誌對於一個成功者的重要意義。
人生貴在堅持
經典語錄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譯文
孔子說:“莊稼出苗而不吐穗開花是有的吧!吐穗開花而不結果實也是有的吧!”
解讀
孔子是一個追求精致人生的人,所以,他無論在生活還是在事業上,都主張持之以恒。“苗而不秀”的意思就是種子種下去結果卻長不大,枝葉並不茂盛;“秀而不實”是說雖然枝葉扶疏,卻沒有結出果實來。它們的實質就是半途而廢。
活學活用
開學第一天,一位先生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先生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三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先生問學生們:“每天甩手三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先生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八成。
一年過後,先生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最容易做的事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做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是因為:說容易,隻要持之以恒就能成功;說難,難就難在許多人不能做到持之以恒。請問自己,以往要辦的事沒有成功,是否是因為自己沒有恒心造成的?
在20世紀50年代,有一位女遊泳選手,她發誓要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不斷地練習,不斷地為這曆史性的一刻做準備。
這一天終於來臨了。女選手充滿自信地昂首闊步,然後在眾多媒體記者的注視下,滿懷信心地躍入大海中,朝對岸英國的方向遊去。
旅程剛開始時,天氣非常好,女選手很愉快地向目標挺進。但是隨著越來越接近英國對岸,海上起了濃霧,而且越來越濃,幾乎已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
女選手處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她不知道到底還要多遠才能上岸。
她越遊心裏越沒底,越來越筋疲力盡。最後她終於宣布放棄了。
當救生艇將她救起時,她才發現隻要再遊一百多公尺就到岸了。眾人都為她惋惜,距離成功就那麼近了。她對著眾多的媒體說:“不是我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知道距離目標隻剩一百多公尺,我一定可以堅持到底,完成目標的。”
許多人常半途而廢,隻要再多花一點力量,再堅持一點點時間,就會勝利。但人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缺乏毅力。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到一點啟發,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挫折,都不要輕言放棄。
許多事實告訴我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和挫折總是難免的。當你遭遇某種困苦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否則,就看不到前方那片亮麗的風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