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年,一件牽涉政界、商界、學術界的文物走私造假案告破,上至高不可攀的領導,下到令人尊敬的文物主管部門的領導及專家,還有令人羨慕的文物學院的導師及學子們,由這群高地位、高低學曆組成的走私詐騙團夥,曾經如堅固的堡壘一般,讓人難以撼動,幕後人落網之日,舉國嘩然,國內外媒體爭相報道,……
此時此刻,不想評判那些高官,也不屑於談論那些專家學者們,隻想說說此案中的兩個年輕人,一個是留美博士,任職文學院研究生導師,另一個是他的親弟弟,案發時是一名文學院的在讀博士生,想講他們的故事,不是因為他們優秀,而是覺得他們的人生有太多曲折、太多無奈,這兩個出生在偏遠鄉村,也曾在那裏成長過的兩個年輕人,本來最不該牽涉在此案中,卻因曆史的飛輪和他們開了個最大的玩笑,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碰到了錯誤的人,從此,改變了他們人生的軌跡……讓他們成了此案中的關鍵人物……
哥哥,陳小楠,弟弟,陳小路,父輩就是孤兒,所以從外鄉遷戶到這個小村莊裏,偏偏父母陸續去世,15歲的陳小楠,帶著5歲的弟弟,又成了這個小村莊的孤兒,因為這裏的孤兒不多,所以鄰居們表現的很熱心友善,無論誰家有多餘的吃的穿的,都會積極的送來,加上父母還留下些微薄的家當,哥倆初始時到還不至於挨餓受凍。
時間久了,鄉鄰們最開始時的熱心慢慢冷卻,偶爾還會有人零零星星的送些東西過來,最後變成陳小楠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去找鄉鄰幫忙,陳小楠讀書時很不錯,所以鄰裏原本就喜歡他,人心都是肉長的,力所能及的幫還是有人幫的,時間仍舊考驗著人的愛心和耐性……兄弟兩的日子日益拮據,最終成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陳小楠很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弟弟已經到了讀書的年紀,雖然有九年義務教育,可以後的生活會需要大把大把的錢,看著弟弟身上破舊的衣服,很是淒涼,考慮再三,他決定外出打工,賺錢來養活弟弟,弟弟是自己唯一的親人,他不能讓弟弟的未來和自己一樣。
陳小楠帶著弟弟來到老村長家,這兩年,始終如一幫助他們的人,就是這個老爺爺了,他把外出打工的想法如實彙報給了老村長,老村長極力反對:“小楠啊,爺爺知道你懂事,可是你才多大啊,到了外麵能做什麼,何況現在國家有政策,不允許雇傭童工,正規的地方誰敢你用啊?!要是去了那些不正規的地方,萬一碰上壞人可怎麼得了啊!”看著麵色蒼白的陳小楠,老村長不由得歎了口氣:“小楠啊,再等兩年吧,等兩年再說……咱們村子雖然小,可也是有100多戶人家的,就算一家省一口飯,也就夠你們哥倆的了!”
聽了老村長的話,陳小楠心裏不是滋味,他不想靠乞討過日子,更不想讓弟弟過那樣的日子,不顧老村長苦口婆心的勸導:“老村長,請你幫忙照顧弟弟,將來我和弟弟一定報答您……我聽說,外麵很多打工的人和我年齡相仿,他們能幹,我就一定能幹……”
老村長猶豫了,不知道該不該勸導,隻是在那裏歎氣:“你出去看看也行,外麵呆不下去,就趕緊回來……現在國家政策好了……”看了眼院子裏招貓逗狗,玩著正歡的陳小路:“不然,把小路這孩子送福利院吧,現在國家政策好了……你還能少點兒負擔……”
陳小楠“騰”的站起身:“不不,老村長,千萬別送我弟弟去福利院…….千萬不要!”看了眼老村長:“不然,我帶弟弟一起走!”
老村長一驚:“你說你這孩子,你一個人還不一定怎麼著,要帶著小路出去,萬一有個好歹,可怎麼得了…..唉……”老村長沉默了。
看著善良的老村長,陳小楠心裏感激:“老村長,相信我,我一定會賺錢回來的,求求你,千萬別送我弟弟去福利院,更別把他送人……我賺到錢就給您寄回來,一定不給你添太多麻煩”看著沉默的老村長:“我一定按時寄錢回來的,一定按時寄回來,求求你老村長,求求你!”
俗話說:救急不幫窮,鄉鄰早已經習慣了兄弟倆的衣履不堪,食不果腹,可此時聽說陳小楠生活所迫,小小年紀要外出打工賺錢,又勾起鄉鄰們的憐憫心來,再想起小楠父母生前的好處,同情兄弟倆生活的不易,大家是十塊八塊的湊些錢,又製備些路上吃的用的,給陳小楠送了過來,多有不忍心著,可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放下東西,簡單囑咐幾句,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