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 鵝
⊙唐 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注釋】
詠:用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
項:頸的後部。
掌:鵝的腳掌。
【品讀蒙學】
鵝呀鵝,彎曲了脖子朝天唱著歌。一身白毛浮在清水之上,一對紅掌劃動碧綠的水波,真是太美了!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注釋】
絕:無,沒有。
徑:小路。
蓑笠:披著蓑衣、頭戴鬥笠。
【品讀蒙學】
飛鳥的蹤影在四周的山上都找不到,小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隻在江裏孤單單的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注釋】
三秋:晚秋,農曆九月。
二月:早春,農曆二月。
【品讀蒙學】
能讓晚秋的樹葉脫落,能讓二月的鮮花盛開,經過江河時能掀起滔天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整片翠竹吹得歪歪斜斜。這就是神奇的風呀!
梅花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注釋】
數:幾枝。
淩:冒著。
為:因為。
【品讀蒙學】
嚴冬裏,牆角有幾枝梅花不畏風雪開放著。為什麼遠看就知道這是潔白的梅花而不是雪呢?因為有梅花陣陣的香氣隱隱傳來呀。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注釋】
宿:住,過夜。
百尺:形容樓很高。
驚:驚嚇。
【品讀蒙學】
山上寺院的樓真是太高啦,人站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
何處得秋霜。
【注釋】
秋浦:今安徽貴池縣西南。
緣:因為。個:這,此。
秋霜:秋天的白霜,這裏用來形容白發。
【品讀蒙學】
我頭上的白發有三千丈這麼長,隻因我心中的愁緒也像頭發這樣長。對著鏡子,我很想知道,這如秋霜的白發從哪裏得來的?
江上漁者
⊙宋 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裏。
【注釋】
但:隻。
愛:喜歡。
君:你。
【品讀蒙學】
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啊,隻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可以一飽口福。你看那小小漁船之上,時隱時現出沒在驚濤駭浪中的捕魚人,他們又是多麼勞苦!
樂遊原
⊙唐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隻是近黃昏。
【注釋】
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古原:即樂遊原,是西安附近的名勝。
【品讀蒙學】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舒暢,於是就坐上馬車來到長安城的樂遊原。隻見夕陽迷人的餘暉讓人陶醉,可惜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夜幕所籠罩。
憫 農(其一)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注釋】
憫:憐憫。
粟:穀子。
猶:還。
【品讀蒙學】
春天種下一粒粟種,到了秋天,就能收獲萬顆糧食。全國的土地都已被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還讓農夫們活活餓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