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宴無大小,會設宴便是好宴
要說吃,作為咱中國人,那可是很有講究的,各派菜係,琳琅滿目,叫你看了都眼饞。現如今,無論是工作交往,還是業務交流,找個理由就得擺上一桌,這也是正常的工作應酬!到了年節,那就更不用說了,隻有這樣,才能夠溝通工作情感:隻有這樣,才能夠烘托節日氣氛。然而,會吃不等於會設宴。酒宴有中西之分,以具有中國傳統風味的菜肴為佐,稱為中式酒宴:以具有西餐風味的餐點為佐,稱為西式酒宴。酒宴還有大小之分,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籌辦的具有特定目的和禮儀要求的大型酒宴可稱為宴會,私人置辦的用於親朋相聚的小規模的酒宴可稱為筵席……
然而,無論中式酒宴還是西式酒宴,無論宴會還是筵席,都是為了達成主人的宴請目的。宴無大小,隻要賓客吃得開心,喝得暢快,便是好宴。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主人宴前精心的籌備。即在一定的經費範圍內,選擇適宜的酒宴形式,並有效實現宴請的目的。
一、給宴請找個理由
錢鍾書在《吃飯》一文中說:“吃飯有時候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其實不隻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並不是在女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請客也是一種投資,不僅需要錢財上的破費,還需要精力上的耗費。如果宴請的目的達不到,便是勞民傷財白忙活一場。
宴請賓客也是一門學問,隻有在適當的時間,借助適當的理由,宴請適當的賓客,才能事半功倍,真正達到請客喝酒的目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在宴請賓客之前,就耍弄明白自己的請客動機,並以次選擇最佳宴請時間、宴請場所、宴請餐點酒水等後續事宜。
宴請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表示歡迎、歡送、答謝,也可以表示慶賀、紀念,還可以是為某一事件、某一個人等。明確了目的,也就便於安排宴會的範圍和形式。
宴請名義的確定,主要依據主客的身份。大型宴請一般以單位名義發邀請,也可以個人名義發邀請。小型宴請可視具體情況以個人或夫婦名義邀請,工作進餐可以單位名義發邀請。
宴請者不同、宴請的對象不同、宴請的時間不同,宴請的動機也不同,但綜合來看,宴請的動機不外乎慶祝答謝彼此祝福、拓展交際圈、常規聚會宴請三種。
慶祝、答謝這一理由既是酒宴主人宴請的最好理由,也是最讓受邀對象難以拒絕的理由之一。
凡是企業成立紀念日、股票上市日、企業與企業結盟時,某人某團赴約談判前夕及歸來;展覽、展銷、訂貨會的開幕、閉幕,某工程的破土與竣工,企業接受了某人或某團體幫助渡過難關,重要客戶來訪,重大商務談判中雙方合作的開始、合作的成功、談判中某環節或某階段的重大突破;自己及親屬生日、婚禮及結婚紀念日,孩子出生、滿月、成人禮、畢業禮,自己及親屬晉升或事業上取得階段性好成績,跳槽成功,喬遷新居……這些時候都可以甚至必須舉行慶祝或答謝酒宴。
以此為理由的宴請,宴請前要事先準備好祝酒辭和答謝辭。由於宴請是為了慶賀、祝福,話題不宜過多涉及商業談判。此外,賓主雙方還要根據具體的宴請目的,準備適當的禮物、饋贈品以及得體的祝酒辭。例如,給主人做壽的宴請,賓客就要送主人象征長壽的吉祥禮物,並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祝福語:而做壽的主人則要準備適當數量的紅包,給關係密切、輩分較小的來賓。
此類宴請,賓主雙方需要不時舉杯祝酒,因而無論形式上是西式酒宴還是中式酒宴,香檳酒和紅葡萄酒都是必備的。
以拓展交際圈為動機的宴請最讓商務人士熱衷,也是商務人士擴大交際範圍,建立社會關係網,為事業奠定人脈基礎的最佳捷徑。剛到一座新城市必須從頭開始建立社交網絡,現在日前的生活圈子急需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加以改變,想開創新的商機或者想結交某人——或讓他同意雙方的合作,或找他籌資借錢,或請他幫忙處理公事,或想借助他的人脈網拓展自己的人脈網……都可以舉辦此類宴請。
由於此類宴請的日的就是交朋友,擴大社會知名度,因而宴請的場所一定要慎重選擇,不僅要讓賓客覺得舒適自在,義不能過於經濟失了品位。能夠彰顯身份,又不失品位的場所是宴請的首選。
以常規聚會為動機的宴請可以簡單地分為兩類,私人定期聚會宴請和常規商務工作宴請。私人定期聚會宴請重在聯絡感情,邀請的對象也都是親朋好友,宴請對象較少時,可在家進行;人數較多時,如定期舉行的高中同學會,也可在酒吧或者大眾化餐廳舉行。此類宴請在酒水和餐點的選擇上不必過於講究,餐點求足不求貴,酒水求夠不求奢,可根據個人經濟狀況和宴請經費酌情處理。
常規商務聚會多半以工作午餐的形式出現,宴請時雙方可適當飲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清酒等,也可不飲酒。
總之,給宴清找個理由町以有很多,這裏舉一例“怎麼開口請領導出來吃飯?”
領導最希望了解什麼?一定是有什麼可以提高他工作業績的好的想法。因此你可以找領導說:“我最近工作上有些煩惱,很想找個時間和您聊聊,看您什麼時候有時間,我請您吃頓飯,那樣輕鬆的環境我也不會緊張,您也能對目前公司的情況有些細致地了解,我也有一些想法,可能對您的工作也有幫助。辦公室說話不是很方便,您看呢?”故弄玄虛一些,讓領導不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是注意不要談及辦公室是非。可以讓領導對你的工作提些建議,讓領導感覺你是他的人。通過吃飯建立起你們之間的信任關係,這才是為以後做準備。不要總是等到有提升名額的時候,才想到要請領導吃飯送禮。要知道那個時候,大家都想這樣做,你就不新鮮了,領導也不稀罕了,要做就早鋪墊好。
二、合理選擇酒宴的形式
結婚生子要宴請賓朋,升官晉職要宴請賓朋,轉行跳槽要宴請賓朋,喬遷新居要宴請賓朋……幾乎所有的社交活動最後都能歸結到酒場宴請上。由於宴請的目的、規模的不同,社交宴請也有了各式各樣的表現形式。
1.按宴請的菜式分類
按宴請的菜式,宴請可分為中餐宴請和西餐宴請。
中餐宴請是指宴請時的菜點、飲品以中式菜品和中國酒水為主,使用中國餐具,並按中式服務程序和禮儀服務。中餐宴請傳達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氣息,其就餐環境與氣氛亦凸顯濃鬱的民族特色,是我國目前最為常見的宴請方式。
西餐宴請是指宴請時的菜點飲品以西式菜品和西洋酒水為主,使用西餐餐具,並按西式服務程序和禮儀服務。目前,用西餐宴請賓客在我國的涉外酒店與餐廳較為流行。
2.按宴請的規格分類
從宴請的規格上分,可以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和家宴。
國宴的規格最高,盛大隆重,禮儀嚴格。通常用於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歡迎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來訪或慶祝重要節日而舉辦的宴會。宴會廳內要懸掛國旗,設樂隊,奏國歌,席問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要致歡迎詞,菜單和席卡上印有國徽,在菜肴選擇和酒水選擇上更有嚴格的標準。
正式宴會的規格和標準儀低於國宴,但其安排與服務程序大體與國宴相同。有時亦安排樂隊奏席問樂。政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為歡迎邀請來訪的賓客,或來訪賓客為答謝主人都會舉辦此類宴會。
便宴的全稱是便餐宴會,這類宴會形式簡便、隨便、親切,宜用於日常友好交往。便宴一般規模較小,餐點可多可少,質量可高可低,不拘泥於繁瑣的禮儀,多用於招待熟悉的賓朋好友。便宴多在午間、晚間進行,有時亦有早上舉行的“飲早茶”。宴會現場可以不排席位,賓主可以不做正式講話。西方人的午餐便宴有時不上湯,不上烈性酒,僅佐以開胃酒和餐後甜酒。
相較於其他三類,家宴最輕鬆、親切。家宴,顧名思義就是在家中以私人名義舉行的宴請。一般人數較少,不過分注重禮儀,餐點酒水多少不限,賓主席問隨意交淡,輕鬆、活潑、自由。西方人喜歡采用這種形式,以示親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婦親自下廚烹調,家人共同招待賓客。
3.按宴請的性質和主題分類
根據宴請的性質和主題,可以將宴請分為商務宴請和私人宴請兩類。
商務宴請主要是指各類企業和營利性機構或組織為了一定的商務目的而舉行的宴請活動。商務宴請是一種帶有濃重商務色彩的社交活動,商務宴請比一般家宴和朋友聚餐多了些鄭重、隆重的意味。此類宴請係正式宴請活動的一種,於宴者應遵循正式宴請的禮儀要求。
私人宴請以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主題。其目的在於表示友好、聯絡感情、溝通信息等,如慶賀、答謝、送行、接風洗塵、宣傳、促銷等。這類宴請與商務宴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有兩點:一是宴請主題與商務無關,而是私人情感交流:二是主辦者和被宴請者均以私人身份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十分複雜,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如親朋相聚、洗塵接風、紅白喜事、喬遷之喜、周年誌慶、添丁祝壽、逢年過節等,尤其在飲食文化相當發達的中國,宴席已經成為飲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人們可以各種理由舉辦宴席,也可通過宴請來表達各門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寄托。
4.按宴請的時間不同分類
按時間不同,宴請可分為早宴、午宴和晚宴。
早宴是一種簡便的宴請方式,有時有某種特定的目的,如募捐、讚助慈善事業等:也有領導人會見知名人士,共進早餐。
午宴的正式程度不如晚宴。但有時因日程安排較緊,也有在午間舉行正式宴請的。一般的工作餐多在午間進行。還有聚餐會,參加者自己付費,亦多在午間舉行。
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在請柬上注明著裝要求.有席問致辭或祝酒,有時亦有席間娛樂。有的晚宴其隆重、正式的程度稍減,而采取比較簡便的形式,或稱“便宴”。這種宴會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的交往,氣氛親切、友好,有的在家裏舉行,時間可略提前:服裝可以是非正式的:席位可排也可不排:可即席致簡短祝酒辭,也可不講話:餐具、布置等亦可不必過分講究。但這仍有別於一般家庭晚餐,仍應注意遵守宴會的禮節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