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術業有專攻”,十個指頭捉不住跳蚤。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且,試圖掌握好幾十種職業技能,還不如精通其中一兩種。什麼事情都知道些皮毛,還不如在某一方麵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徹。許多有前途、有理想的年輕人一開始無法果斷地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結果一直到老年還徘徊不定。就像拾麥穗一樣,一路走一路看,總覺得這顆也不夠大,那顆也不夠飽滿,可走到盡頭方才發現哪怕連最小的一顆麥穗也沒拾到。
個人創業如此,一個企業更是如此。企業若想在市場上長期站穩腳跟,勢必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發揮比較優勢,守住自己的根。
但遺憾的是,一些在企業在發展中,常常會忽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入以下幾個誤區:
1.盲目跟風,別人做啥我做啥
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機會遍地都是,許多企業經不起誘惑,疏於經營自己的優勢項目,這山望著那山高,總以為“圍城”外邊風景更加宜人,賣馬桶的去搞保健品,賣服裝的去弄房地產,最後無不落得慘敗而歸。
2.貪多求大,盲目擴張
企業的規模宜小則小,宜大則大,不要陷入為發展而發展的迷霧中。俗語說“貪多嚼不爛”就是這個道理。實際上,西方企業界就有一股經久不衰的“減肥風暴”:德國西門子忍痛賣掉了彩電生產線;荷蘭飛利浦灑淚出讓家電子公司;而以“萬寶路”著稱的菲利普·莫裏斯公司也開始拍賣“非核心業務”……隻有輕裝上陣,才能笑到最後,笑得最好。
3.補短而忽視揚長,過分追求圓滿
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一些企業的老總常常會采取所謂的缺點經營戰略,即將戰略重心放在缺點的修正上,通過補充企業的不足以達到增強企業的目的。這種想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卻忽略了商家企業自身實力的有限性,兩全其美的理想追求隻能使商家自家優勢受到動搖。
【智慧金言】
一個人,一個企業其優勢資源總是有限的,切不可好大喜功,貪多求全。企圖各個方麵都做得盡善盡美是非常不切合實際的,其結果隻能是失去了“芝麻”的同時也把“西瓜弄丟了”。
絕不推辭做大哥
兄弟沒有本事,不如不做兄弟,古來做大事者要拉攏兄弟就拉攏最強的。劉備一起事就拉攏關羽、張飛,一是他的造化,二是他的眼光。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講劉備是皇子皇孫,卻屈居鄉裏,無法施展。直到有一天,官府為對付張角的黃巾軍,從民間招募義軍,劉備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歎,這時旁邊有一人喝問他:“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為何長歎?”劉備慌忙一看,是一個豪傑壯士。二人互通姓名,此人姓張名飛。二人投緣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長九尺,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邀他同坐。叩問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壽長,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已誌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家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差問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複宰牛設酒,聚鄉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來日收拾軍器,但恨無馬匹可乘,正思慮間,人報有兩個客人,引一夥伴,趕一群馬,投莊上來。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莊迎接。原來二客乃大商:一名張平,一名蘇雙。每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款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镔鐵一千斤,以資器用。玄德謝別二客,便令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八十二斤。
讚曰:
起事要早,
好當大佬。
你比我強,
我比你好。
劉備心知:不以武力為大哥,而以仁義為大哥。
孔子雲:“勿友不如己者”,就是這個道理。
古來做大事者不能缺少兄弟,要找兄弟就找最強的。兄弟沒有本事,不如不做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