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罰善之琴(1 / 3)

出門撿法寶,這事兒忒離奇。

而且還是提前預約的。

桑天子真想說,忒不真實了!

事後他一直在想那像釣魚一樣的光,越想,越覺得此事有劇本。他想到女媧曾突然出現,且不止一次,還曾埋怨他偷奸耍滑,她怎麼知道的呢?還有這一次,他竟然找到伏羲琴,這裏麵意外的聯係,未免也太多了點。

還有之前,他半路撿到法寶。

沒源頭,也沒傳說,太巧了吧。

“莫非,我真被安排了。”

他很不確定,隨即又想,“為什麼?”

思來想去,隻有一種可能:

“一定是因為,他們有事要我去做。聖人的東西不好欠,早晚都要還。”

問題是:他究竟欠了多少?

他至今沒有絲毫證據,隻是瞎猜。

猜來猜去,沒結果,還沒用。

“算了。”他想,“車到山前必有路,車到山前才有路。離得太遠,根本看不清情況。況且,女媧娘娘和伏羲大神又不是大魔頭,無論如何謀算,他們不會把我當成豬,養肥了就殺。就算有所算計,也肯定是哪裏用得著。如果真是這樣,以後我盡力做事就是。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運氣真的好。那就完美了……”

他不確定,他隻覺得眼前蒙了一道紗,看什麼都朦朦朧朧的。記憶也信不過。

一切都像傳說似的。

真真假假的混在一起。

回到芭蕉島,喜得法寶的雲霄關注起那些石碑。她嫌看石頭太麻煩,又嫌劍靈傳法不靈動,故找桑天子借截教道書一觀。

都是自家人,且無後患,借用無妨。

桑天子將道書遞給了雲霄。

將那些法門看了一遍,雲霄評說:“皆是神功妙法。不過,如今聖人欲駕馭眾生,使得天界與人界之間出現了隔閡,你這法門留在島上,能看到的人不多。小師兄,不如我將此法帶回三霄宮複刻一份,讓天庭的人也都能一觀,如何?”

比起之前,她今天說話時的語氣大為不同。以前桑天子修為很低,就算是真傳弟子,在她眼中也當不得師兄二字。頂多全是小輩,或者是個同門的朋友。今天,她卻放低了自己,用征求和請教的語氣跟他說話。而且以前雖然她沒有表明態度,但是對桑天子公開傳截教之法,她並不讚同,今天,她卻生出追隨意。

把截教道書傳到天庭。

補上了玉兔傳道的缺漏處。

桑天子說:“可以,有教無類嘛。”

雲霄又說:“其實二十四諸天,也能立一座石碑林。以防傳法謬誤。”

雖然玉兔已經傳過。但不一樣。

口耳相傳的東西,跟截教道書上記載的必有差異。截教道書由功德聚成,上麵記載的法,跟石碑上刻的又不一樣。石碑上的東西,和計算機上的又不同。至於玉兔所傳的紙製品,已經是粗製濫造之作,不能混為一談。

法術這東西,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若能夠看石碑,所能得到的細節,比看書多太多。

若能做成,必然功德無量。

桑天子想到玉兔傳法之事,想起二十四諸天的背景,想起傳法的影響,說:“這更是好主意。可是,佛門會讓你傳法?”

雲霄不覺有什麼疑難之處。如果佛門不讓傳,那麼從一開始就不讓傳,現在,玉兔已經傳了那麼多,二十四諸天裏全是此法,她不過是另傳一份罷了。她說:“不讓傳嗎?你都傳了那麼多了,佛門並未阻止,不差這一點。”

“以前跟現在不同。”桑天子說,“以前玉兔傳法,都是用書本,或計算機,其過程有粗製濫造之嫌。傳到二十四諸天,並不比西方之法高明。故而西方可順水推舟,一邊聽之任之以證其包容,一邊宣傳,截教道法不過如此。但你若傳法,用那石碑,必然跟之前不同,我若是他們,未必會允許你傳。”

“此言有理。可總要試試。”

“那倒也是。成不成試試無妨。”

說不定溫水煮青蛙,到了火候,西方那些人已經不知道蹦躂了。

“那這道書?”雲霄遲疑。

“我都記住了,你先帶著用。”

“那我可就不客氣了。”雲霄說罷,收了道書,告辭離去。

桑天子輕歎,而後微笑。

歎法寶來而複去,笑法寶去而又來。

他把伏羲琴拿出來,用雲氣擦一擦。看到琴上恐怖的睚眥的臉,他暗自感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隨即又想,這話也不見得對,若是報應皆準,滿天神佛都要死了又死,都要滅絕。誰身上還沒點業力,業力就是惡,消解業力,就是消解了惡,之前的惡的報應就不會來。

報應,太難琢磨——他想,惡人自有惡人磨。這話倒是更合適些。

繼而他又取出落寶金錢,也用雲氣擦了擦上麵的汙痕。

他又感慨,落寶金錢真是一身反骨的法寶——其實落寶不是落寶,而是花錢向天道買那件寶貝,隻要氣運足夠,先天至寶之下,什麼都能買到。

可是,偏偏氣運難聚易散。

睚眥啊睚眥,就死在了上麵。

那這算不算是善惡報應?

“不知。”他想,“這世上果真有絕對的善惡麼,恐怕沒有。善惡大概也像流水一般,不斷變化。在奴隸社會,給奴隸一碗冷飯就是至善,在文明社會,把一碗冷飯倒給小貓小狗,是善是惡也值得商榷。也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區分絕對的善惡,而是區分自己的善惡。是善念還是惡念,不由別人來定,由自己來定?”

思索許久,他在落寶金錢裏打入氣機,收入識海再次溫養。

然後,他輕撫伏羲琴的琴音。

彈奏時不難發現,他的法力被睚眥的意誌阻擋。

隻有與睚眥意誌相合,才能駕馭此琴。睚眥斬去一切善,化成這股意誌。這是邪惡的意誌,是對世間不假思索的惡與報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