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規範百家(1 / 3)

燃燈並未煉化落寶金錢。

換句話說,桑天子並未從落寶金錢上,感受到絲毫燃燈道人的痕跡,也沒有佛力。就好像,這隻是一件從未有主的法寶。

事出有妖,必然有其根源。

先天靈寶易主,更不同尋常。

桑天子生疑心,暗想,“這寶物,莫不是有人故意送到我手上?”

試問原因,他想,落寶金錢不同於普通先天法寶,若用這件寶物落寶,會消耗大量功德和氣運,待氣運用盡,便要身死道消。

此物的本事頗大,聽起來也頗為誘惑,但實在用不得。

既然自己用不得,又時時誘惑,亂人道心,將他轉送別人是一條路。

尤其送給敵人最佳……

“若真是如此,那也太損了。”

此寶到了他手裏,他想,其實這計謀有個巨大的缺陷,因為他隻要不用它,它的缺陷就永遠不會傷害人。“這可能嗎?”

如果很容易做到,不會有人故意舍棄它!

他再次查看落寶金錢。

這件法寶實在不俗,上麵有天道銘文隱現,可落先天至寶之下一切寶物。

若不是使用它的千劫羅漢,本身沒什麼功德和氣運,這法寶未必落不下金剛鐲。

除了落寶,此物還可以演算天道玄機。

“其實隻用這法寶演算天機,也很好。燃燈道人不至於為了考驗我這個敵人,就將這法寶推出去。或許,千劫羅漢真是借來了這法寶,這背後也沒有別的算計。關於陰謀,是我想多了?”

他盤算一陣,沒算出結果。

有一點可以確定,此寶在他手裏,他不會輕易鬆手。除非有人把他的手一塊砍去。

他初步煉化了落寶金錢——可他不會演算天機的法門,暫時也沒想研究此道,隻有將這法寶暗藏,等待合適的時機再用。

他也煉化了九尾壺,這已是三十年後。他還沒能煉化九尾壺中的魔神符。

他也沒能解開九尾陣。倒是根據九尾陣的奇異處,他結合誅仙劍陣,簡化出三百六十五種變化,用於劍法,頗有可取之處——雖然他還沒解開九尾陣,但他找出了方向。他分析九尾陣,從中尋找劍陣源頭時,找到了星塵陣的頭上。

這星塵陣又是一種奇陣。它囊括天地五行,陰陽變化,無窮無盡。可以擠壓和拉扯陣中的神仙。一個神仙落入其中,身體的一部分被拉扯,另一部分被擠壓,如同被剪切一樣難受,抵擋不住,便要身死道消,被陣法的力量磨成塵埃。

此陣由魔神符掌控。

魔神符頗為強大,裏麵有一道魔神的元神之力。要想煉化,有兩個法子,一個是將那元神之力同化,另一個是用更強的元神之力將其壓服。前者隻有魔神本人能做到,後者卻需要強大的實力為支撐——桑天子的元神還差一點!

“將功德元神經修煉到第八轉之時,便是我煉化此符之日。而煉化此符,便有可能參破星塵陣。星塵陣有九尾陣必有聯係,這一環扣一環,最終又回到功德上——這是修行的基礎,和八九玄功一樣,練得越深越好。”

然而他卻沒有功德可用了。

反倒是好多業力纏身,未能消解。

“我已不缺可修之法,道書裏的法門應有盡有,尤其有五花八門的陣法。但我不能像無當師姐那樣,把所有的法門都修了。我應該先找到證道之路,並在這條路上努力。而要證道,應該盡量走斬三屍證道的法門,那麼如何斬三屍?”桑天子並不知道真正的法門,隻是知道一些傳說和流言,知道斬三屍要用先天法寶寄托,“先天法寶,我已不缺,若要寄托三屍,便用焚魂燈,水火葫蘆和……嗯?第三個要用落寶金錢,還是東皇鍾?先不考慮那麼遠,第一個要用焚魂燈,這法寶跟我聯係最為緊密,用它再好不過。焚魂燈上燃燒的,是陰冷之火,如果能找到跟它匹配的法門,想必是個好主意。何法可修?”

“落魂陣?此乃詛咒之法,之前我從未接觸過,想要從頭到來,不好修。”

“別的法門,似乎跟焚魂燈沒什麼關係了。嗯?這麼說,我手中的法門也不多。”

“其實,應該說焚魂燈過於特殊。”

與這麼一件法寶匹配的,思來想去找不到何時的功法。但他通過焚魂的特性,往地府的方向找,忽然想到一個不是功法的功法——

“度人經。”這是一篇經文,最與焚魂燈相配。

“可這能算是修煉法門嗎?”

說是,它似乎不能讓人強大。

說不是,它又有它的威力。

桑天子取出法杖,立在自己麵前,心想著,是不是,念一念就知道了。

“……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為九宮真人。本命之日,誦詠是經。魂神澄正,萬炁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名書上天。功滿德就,飛升上清……”

誦經聲起。法杖之中,燈火搖曳,似乎跟平時沒什麼不同。但他念了一會,精神沉浸到經文中,確乎感覺到一股清涼,浸染他的神識。念了三遍,他稍作停頓,仍懷疑。

“這樣念,有用還是無用?”

似乎不如像從前那樣,修煉陣法。

“可陣法能斬屍嗎?能證道嗎?”

雲霄演化的那些陣法,其根源並不是陣法,而一統在雲霞的道上。這道不能用所謂規律來解釋,也不能用陣法完全模擬,而有一種內核,一種無法言說的根源。道,可道,非常道——證道時所證的東西,無法通過法解釋。

“陣法是法。功法也是法。”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道呢?”

“或者問,我的道究竟在哪呢?”

“斬三屍是這樣修的嗎?我要不要想個辦法,先去見師父,尋求指點?”桑天子喃喃道,“如果我去見師父,師父會怎麼說呢?”

他想了想,自己給了答案,猜測說,“師父就是道。他想必會說,要尋找真正重要的東西。什麼才真正重要?本質的東西是真正重要的。八九玄功和功德元神經的本質,皆是修行基礎。陣法呢,陣法的本質是什麼?大概是學著利用自然的力量,法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那神通呢,法術呢?本質上皆是與自然交互。功德的本質,業力的本質,是天道與人交互……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行的本質,問道的本質,大概就是解釋自然,融入自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成為大道的一部分。”

他用了很多次大概,他不確定。

但越是往深處想,他越是覺得,度人經的確是修行的法門。因為,度人經便是道法自然的產物。在他念經的時候,的確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這難道不是修道嗎?

這麼說來,就應該這麼修。

“那就這麼修,吾道一以貫之!”

“呃,這又是一句空話。”

他輕歎,他終究沒有找出他的道。

度人經,再次在羅浮洞洞口響起,這一次比剛才更加堅定。燈火搖曳,裏麵一隻鳥的精魄,若隱若現,數十日後,忽然跳出來,盤旋一圈,又落入火中。桑天子的身體和元神,皆與之齊諧共振,發生著他自己都沒察覺的變化。

又數月,峨眉山中,三五個不願去輪回的幽靈,憑借執念行走,被念經聲吸引。在羅浮洞洞口繞了一圈,被洗去汙濁,皆去轉世。自那日起,九地十方中的幽靈紛遝而至,連地府中的惡鬼,有時也被吸引,因而被渡化。

越來越多的怨念被洗清。

桑天子觀其往來,頗有感觸。

看見有冥頑不靈者,始終不願離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