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燭無法理解人們的行為。他觀察得越多,就越搞不懂他們。但這種窺視還是使他上癮,他已經停不下來了。他讓顯示屏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開著。他可以在顯示屏的低喃聲中睡去——事實上,如果把它關掉的話他就睡不著。隻有當有客人來訪時,他才讓它休息一下。

當然,沒有人來拜訪他。

顧南燭喜歡這樣的生活。他通過特製安全監視器來監視所有的房子,而不讓其中的居住者們有所察覺。他可以看見人們是多麼的不整潔,這使他很惱火。在他的世界裏,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它該放的地方。即使閉上眼睛,他也能準確地找到需要的東西。

不,他的世界就是他的,隻屬於他。他從來就不能與另一個人分享空間。所以他也就不能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樣做。

他隨意打開了一個監視器,終端將圖像傳輸了過來,他並不知道屏幕上活動的人是誰,在哪裏。這並不重要,他們隻是幾十億人類中的一分子,從整個世界來看他們是微不足道的。

不像他顧南燭,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些人什麼都不是。但是不管怎樣,他對他們還是很感興趣的。

大多數的房間都裝了監視器。當然,浴室除外。但是其他的房間都裝有監視器,包括孩子們的臥室。無論何時,隻要願意,他隨時可以進行觀察。那裏現在正是吃早餐的時間,也就是說要比這兒晚,因為他剛剛吃完午飯。這並不礙事,他並不關心他們在哪裏。但是早餐時間總是特別令人厭惡。這一家由父母和四個小孩兒組成,可以說是個大家庭了,雖然它不那麼典型但也很值得德文研究。父母親都已經四十出頭,幹著很無聊的工作。最大的女兒十六歲,最大的兒子十二歲,還有一對雙胞胎,—男一女,都是六歲。開始的時候是這一對雙胞胎吸引了顧南燭的注意力。這兩個如此相像但又如此不同的孩子激起了他的興趣。他們都是一頭短短的頭發,有許多共同之處。但是女孩兒很邋遢,而男孩兒卻是一個有潔癖的孩子——這很對胃口。

吃早餐就像動物園喂動物一樣。每個人都想吃不同的東西,而且還希望能和別人在同一時間吃。但是,烹調機器人做飯總有—個先後順序,所以常常會導致爭吵。他厭惡地看著那對雙胞胎為麥片粥做好後誰先吃而爭吵著。

家庭!惡心!

男孩兒不願意讓女孩兒先吃,但是父母的堅持使他們不再為這個問題爭吵不休了。顧南燭看不出這個決定有什麼道理,但是很久以前他就發現這種“道理“對這樣的家庭的行為其實起不到什麼作用。

終於,他們開始吃了,而顧南燭也厭倦了。然後孩子們回到房間通過網絡與學校相連,開始學習。他們的學業進步極慢。最大的姐姐還在上十三年級,而顧南燭十年前就已經通過了。因為她的愚蠢,他覺得自己開始有點蔑視她了。雖然他知道這可能也與她的成長環境有關,僅僅因為這樣就看不起她對她來說是不公平的。至於另外三個,他們的學業進步比她還要慢。

他會在他們與其他人有更多的接觸時再回來,當然這用不了幾個小時。他聳聳肩,開始搜索一些新的東西。他最近製造的新聞可能會比較有意思,但他自己並不那麼認為。已經過去一天了,而新聞價值是流逝得很快的。

然而德文隻是剛剛開始。很快,病毒就要完成了,到那時遊戲才會真正開始。

陳北林獨自一人坐在臥室裏,猶豫不決。他的父母相信是林紅醫生讓他出院的。陳北林的確從來沒有向他們說過謊,這一點他們曾經深信不疑。他們現在都已經回到自己的房間工作去了。淑嫻也很不情願地回家了,離開之前她說過明天還會再來。

既然現在陳北林獨自一人,是不是馬上就開始進行搜索呢?他有點兒遲疑。他知道他必須要這麼做,唯一能發現他真實身份的地方就是網絡。

每個人都必須給出DNA樣本才能進入網絡這一措施已經實行了差不多二十年了,所以他的親生父母會在網上有記錄,即使在他出生之後不久他們就已經去世了也不會例外。問題是,他真的想知道自己是誰嗎,他很矛盾。對他而言,現在的爸爸和媽媽就像親生父母一樣。畢竟,是他們把他養了這麼大,而且他們無疑是很愛他的。如果去尋找其他什麼父母,這對他們公平嗎?可是他能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繼續生活下去嗎?

還有孟林醫生的警告。如果他發現自己已經得知了事實真相,他是否會無意中提醒什麼人他還活著?時隔這麼多年,他們還會來抓他嗎?

他不知道。他雖然能夠掩蓋蹤跡,讓人追蹤不到,但為了了解真相冒—次險還是值得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