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燭伸出兩根手指,自言自語,“二”。

在倫敦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日常的生活節奏總是那麼和諧而平靜。

市民們穿梭於大街小巷,或忙碌於工作,或沉浸於購物,或簡單地享受漫步的悠閑。如今,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正在盛行——人們更願意待在家裏,通過虛擬現實體驗一切。雖然有些上了年紀的人並不熱衷於這種虛擬世界,他們更偏愛真實地踏出家門,感受城市的脈搏和氣息。如果這座城市如紐約般寂靜,恐怕會失去它獨有的生機與活力。

大多數市民搭乘行人輸送係統前往目的地。人行道上布滿著很多條傳送帶,速度不同,從右到左,由快到慢,人們很容易地就能踏上最慢的一條,然後逐漸轉到左邊較快的傳送帶上。這樣的設施在人口眾多的城市很是常見,並得到了高效利用。

一切正常。

但如果有人留意的話,會發現所有的攝像頭,不管是空中的還是固定的,鏡頭都緩慢地朝向了這些輸送係統。

就在這個時候,行人輸送係統停止了,突然的,毫無征兆,隨後猛然加速。

那些在低速傳送帶上的人們尖叫著摔作一團。而在中速傳送帶上的人們正以近七十公裏的時速前進,他們就像炮彈一樣射了出去。

傷者還在慘叫的時候,更大的災難發生了。高速行人輸送係統也隨後失去了控製。上麵的行人以超過一百五十公裏的時速從他們原來的位置沿直線射了出去。他們要麼相互碰撞,要麼撞上建築物。

一片混亂恐怖的景象,每一個細節都被各種攝像頭拍了下來。在這條新消息發布之前,人們還沉浸在“地球希望號”墜毀的新聞中。畫麵從紐約塔台的爆炸切換到倫敦行人輸送係統的重大人員傷亡。解說員既緊張又興奮的語氣,似乎讓人難以相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天之內會發生兩起這樣的災難。

“三,”顧南燭對自己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真是一個神秘的數字。”今天的遊戲該結束了,雖然很有趣,但他已經開始厭倦了。

各種攝像頭又—次開始聚集,準備記錄下這裏將要發生的一切。這是一個普通的住宅小區——一排排完全相同的房子,每座房子都被全自動安全係統嚴密保護著。

顧南燭完全是隨機選擇,他對於是否轟動完全不在意,不過是個遊戲而已。

當安全係統發現問題的時候,一家四口,父親,母親、十二歲的兒子,八歲的女兒都在家。防火門猛地關上了,把房子徹底封閉起來。警報聲猛地響起,提醒所有人出了麻煩。鄰居們擁到街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隻看到一座封閉的房屋,還在不斷發出著警報。

屋內的傳感器偵測到屋內有地方著火了,並且判定被困住的一家人已經逃脫。由於防火係統發現“火”一直沒有熄滅,便打開了屋裏所有的水龍頭,並封閉了整座房屋。父親和母親,想盡辦法撤銷錯誤的指令,但都無濟於事。

警察在十分鍾之內就趕到了,他們意識到問題很嚴重。在房屋的安全係統擊斃了一個被認為是入侵者的警察之後,他們終於使這個係統失去了作用。但他們依然無法打開房門,這種門被設計能夠抵禦極高的溫度和壓力。

最後,他們終於成功了,水一下湧了出來,滅火噴頭把整座房子都灌滿了。

整座房子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封閉水池。

同時湧出來的,還有四具屍體。

攝像頭又一次把一切都拍了下來。

從飛機燃燒的火焰到在倫敦空中橫飛的屍體,再到隨著大水湧出的一家四口,顧南燭讓終端反複播放這些錄像,他盯著每一個細節看。

是他製造了這些驚慌、恐懼和死亡,這讓顧南燭有一種十分愉快的感覺。他可以控製一切,隻要他說一句話或是動動手指,災難就會在他希望的任何地方發生。這種可以主宰一切的感覺,真是讓人沉醉。

但是,隨著錄像的一遍遍播放,慢慢地,心滿意足的感覺消失了。他已經忘記這是第幾次厭倦了,刺激會慢慢消失,歡樂也會慢慢消失,這種感覺不能持久。

又該重新選擇了,也許下一次歡樂可以持續得長—點兒。否則,他將需要另一種刺激。

這總是可能的。對顧南燭而言,他想象的一切都是可能實現的。

但是現在他餓了,娛樂的時間過去了,是吃飯的時候了。

他不想再玩兒死亡和毀滅的遊戲了。

他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