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文殊的道場(1 / 1)

小葵說完後大家就解散了。我拉著小葵來到五爺廟前:“我們終於來到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了!!!”

“唔?”

“總算可以親眼目睹,五爺廟、塔院寺和佛光寺了!哈哈哈!”

“米、米爾……天呐,這裏怎麼會有這麼多遊客。”

這裏是一個朝拜聖地,在這裏祭拜也很有講究。先麵對五爺廟拜三拜,然後向西拜三拜,向南拜三拜,再向東拜三拜,最後轉回來再拜三拜。

人們通常都會來這裏祈求,希望自己能聰明伶俐充滿智慧。

我指了指身後麵前的空地說:“小葵你知道嗎,這裏原先還有一個用銅鑄成的大香爐,給老百姓用來祭拜。

但是去年春運,前來燒香人太多把香爐給打翻了。所以以後這裏就禁止燒香,大家都是拿著香直接拜完,然後把香放在那邊的供桌上,廟裏麵的僧人會不定期出來把這些香拿到廟裏麵去燒。”

我又指了指左側的大白塔:“看到那座大白塔了嗎,那是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文殊菩薩的頭發就供養於此。”

“那個……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小葵突然說道。

“什麼事?”

“你從剛剛就一直在提的文殊菩薩到底是誰啊?他很厲害嗎?”

“哎?”小葵這麼一問確實把我給嚇到了:“你不是地理優秀生嗎,不是說還對地域文化很感興趣嗎,怎麼會不知道文殊菩薩是誰?”

“我是對地域文化感興趣,但是我對佛教一竅不通,況且我也不信那個。”

“不過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對佛教可是非常了解!你聽好了,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他是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征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可以說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我明白了,難怪人們常說拜文殊菩薩讀書聰明伶俐。”

“走吧,我帶你去好好感受一下佛教所帶來的魅力吧。”我拉著小葵向山上跑。跑了五分鍾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寺廟門前。

廟門非常寬敞整體風格也大方得體。右邊是一個大鍾樓,那裏放著一個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大鍾如果一萬斤的話就會表示對皇上不利,因此故意少了一斤。

“隻要過了這道門就能進到寺廟裏麵了。終於可以親眼目睹除了洛陽白馬寺以外,中國最古老的寺廟了。”

“最古老的寺廟?應該建了很久了吧。”

我一邊走著一邊回答小葵的問題:“顯通寺始建於漢民帝永平年間,是中國相當著名的寺廟!。”

“這是千手千缽文殊殿,裏邊供放的文殊菩薩像有1000隻手臂每隻手都拿著一個碗缽。最下麵的兩隻手,一手搖著銅鈴,一手拄著一柄金剛杵。

銅鈴與金剛杵均為法器,以此警示世人應迷途知返,遵法行事。”

“這個大文殊殿是顯通寺的第二重大殿。”

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麵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麵是甘露文殊。

文殊像前麵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

“這裏是第二重大殿,那麼第一在哪呢?”

“跟我來就知道了。”我帶著小葵來到了銅殿前,銅殿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閃閃發亮,好似黃金一樣。

“這裏就是顯通寺的第一重殿銅殿。是在明代妙峰和尚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台山。

三個銅殿均在湖北省荊州澆鑄,運至現場組裝,如今僅存五台山這一座了。銅殿方形,外觀重簷兩層。裏邊四麵鑄滿小佛萬尊,中間的還有一尊大佛,故稱“萬佛如來”原先這裏還有五座銅塔,可惜在日軍侵華期間,被盜走了三座,僅東西兩座尚存。”

“真的太可惜了。好端端的曆史文物就這麼被摧毀了。”小葵說道。

“所以戰爭真的很可怕呀!”我不由得感慨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