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諾斯迷宮——克裏特文明
希臘是歐洲的文明古國,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希臘
悠久的曆史、古老的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
遊人,其中克裏特島就以其獨特風情給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幾千
年來,希臘的克裏特島一直籠罩在神話傳說的神秘麵紗之下,長期
被很多人視為希臘文化及西方文明的搖籃,但更準確地說,他更是
希臘神話和傳說的發源地,今天尚留下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和不解
文明之謎。
美麗的神話傳說
古希臘是個充滿神話的國度,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仍然
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克
裏特島麵積8336平方公裏,
是愛琴海上最大的島嶼。這
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島嶼,也
是一個充滿了神話傳說的島
嶼。相傳這裏是眾神之王宙
斯的誕生地。傳說島上的迪
克特山洞就是仙女們撫養宙
斯的地方;這裏是宙斯和歐
羅巴公主伊娥相親相愛的地
方,正是在這裏他們生下了
島上的第一批統治者米諾斯
和他的兄弟們;這裏也是傳說中偉大的能工巧匠德達魯斯創造奇跡的地方,
“迷宮”為他帶來了不朽的聲譽,也給他帶來了永遠的悲傷,他在迷宮建成後
被米諾斯王囚禁,然而在他帶領愛子用羽翼飛越赫勒斯滂海峽時卻痛失愛子。
而這裏關於牛首人身怪物米諾塔和忒修斯的故事,更是離奇。
相傳克裏特島的國王米諾斯自稱是宙斯的兒子,他在這裏建立了一個強
大的王國。海神波賽冬送給他一頭美麗而強壯的公牛,希望米諾斯把它獻祭
給他,但米諾斯卻私自留下了公牛。波賽冬大為生氣,暗中使計使米諾斯的
妻子帕西淮瘋狂地愛上了這頭公牛,生下了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諾塔。家
醜不可外揚,米諾斯命令德達魯斯修建了一座迷宮,把米諾塔囚禁在裏麵。
這時,國王米諾斯的愛子安得洛勾斯又在雅典參加奧運會時意外死去。米諾
斯出兵征服了雅典,並命令雅典必須每隔9年向米諾斯進貢7個童男7個童
女,供米諾塔食用。時間飛逝,26年後,又到了供奉童男童女的時候了,米
諾斯又派人到雅典催索第三次貢品,雅典城裏有童男童女的家庭都感到惶恐
不安。雅典國王愛琴的兒子忒修斯是個聰明而又具有慈悲胸懷的人,他看到
百姓們這樣受苦覺得很不忍心,於是決定要和童男童女們一起出發,到克裏
特島將可怕的怪物米諾塔除掉以絕後患。雅典王子忒修斯臨走之前,和父親
埃該斯約定,如果成功殺死米諾塔,在返航時就會在船上掛白帆以示平安歸
來;如果船上掛黑帆,就表示自己已經身亡了。就這樣,一群人浩浩蕩蕩來
到克裏特島。想不到米諾斯的美麗女兒——公主阿麗阿德涅對領隊前來的英
俊王子忒修斯一見傾心,此後便常找機會與他相見。忒修斯將此行的重要任
務坦白告知,為了保護心愛的人免於受到傷害,公主偷偷地將一把魔劍和一
個線球送給了忒修斯。
進入迷宮的日子終於到來了,忒修斯等一行人被送進迷宮。機智的忒修
斯趕緊將線球的一端拴在入口處,然後手提魔劍,一路放開線球,走了不知
多遠,經過彎彎曲曲的小路之後,終於找到了怪獸米諾塔。他立即用公主給
的那把魔劍砍死了米諾塔,並且帶著眾人沿著線球走出了迷宮。成功地走出
迷宮之後,忒修斯找到了公主阿麗阿德涅雙雙逃離克裏特島,然後帶著童男
童女一起乘船準備逃回雅典。由於神告訴忒修斯阿麗阿德涅命中注定是狄俄
尼索斯的妻子,他不得不單獨留下她而獨自回雅典。由於太悲傷,忒修斯忘
了與父親的約定,竟忘記把船上的黑帆改成白帆。愛琴國王苦苦守在海邊等
待兒子的歸來,但當他看到歸來的船竟掛著黑帆時,以為忒修斯已被米諾塔
吃了,遂絕望地跳海身亡。而今人們稱之為“愛琴海”的,據說就是當年愛
琴國王傷心墜海的所在地。
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寫下的荷馬史詩《奧德賽》中,也有這樣一段關於
克裏特島的描寫:在遠處暗藍色的大海上,有一個名叫克裏特的大島嶼。它
富饒而秀美,四周都有海浪衝刷。那裏人口稠密,有90座城鎮……其中最大
的一座是克諾索斯,米諾斯國王就在那裏臨朝統治了9年,他享有萬能的眾
神之長宙斯的關愛……
西方考古學家公認,舉世聞名的希臘神話和傳說,很可能是古人根據曆
史事件和人物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但令人不解的是故事中提到的米諾斯王
國,除荷馬史詩外,在希臘曆史上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這些美麗動人的神話
和傳說,長久以來被認為是杜撰出來的童話。傳說中的米諾斯王國和米諾斯
王是否真有其事其人?神秘的米諾斯迷宮是否在曆史上確有其事存在?一直
是個難解之謎吸引著世人。考古史上的傳奇人物謝裏曼在成功發掘特洛伊和
邁錫尼之後,對荷馬史詩中多次描繪
過的克裏特島很是神往,曾多次前往
克裏特考察,企圖解開有關米諾斯和
迷宮的謎團,但最終未能如願,抱憾
辭世。
發現之旅
19世紀70年代以前,《荷馬史詩》
中描寫的克裏特島上的克諾索斯城,
一直是一個傳說中令人向往的地方,
充滿了神話色彩,人們對它的真實曆
史幾乎一無所知。19世紀末20世紀
初,一個叫伊文思的英國人,抱著執
著的信念挖掘了克裏特島,重現了這座城市的輝煌,也由此揭開了一個偉大
的文明——克裏特文明。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在這裏發掘出
了米諾斯王宮,一個古老的文明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展現在世人麵前。從此,
神話不再是神話,傳說也不再是傳說。
伊文思1851年出生於英國的一個鄉村,父親是一個成功的造紙商,家境
優裕。受家庭環境影響,伊文思從小對古物情有獨鍾,尤其喜歡收集和研究
古代錢幣。他曾就讀於牛津大學和德國的哥廷根大學,畢業後去東歐旅行,
寫了一些有關東歐地區的著作,並在那裏結婚、安家。後來伊文思在牛津大
學阿西莫林博物館擔任館長,在他的努力下,阿西莫林博物館大為改觀,從
一個堆滿灰塵、被人遺忘的角落轉變為一個生機勃勃的高水準的博物館。與
此同時,伊文思則利用大量的空閑時間,繼續在各地旅遊,並開展自己的研
究工作。
1882年,伊文思和愛妻瑪格麗特前往希臘旅遊,他們拜訪了當時已名
滿歐洲的考古學家謝裏曼。這次會晤成了伊文思人生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誰都沒有想到這次原本禮節性的拜訪竟會為愛琴文明又一次翻開新的篇章,
歐洲考古也將再次轟動世界。謝裏曼興致勃勃地拿出許多他在邁錫尼發現
的文物給伊文思夫婦看,其中有一些小小的印章引起了伊文思的注意。這
些印章呈環狀塊狀,有許多符號和圖案嵌印在黏土或蠟表麵,印章上雕刻
的符號和圖案很古怪,其中有些符號有點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而圖案則大
多是一些海洋生物的形象。這些符號和圖案似乎不像是邁錫尼文化或希臘
文化中所能見到的那一種。伊文思以前曾聽一些學者指出,邁錫尼出土文
物有一些設計及其他特征與典型的“邁錫尼風格”格格不入。那些學者曾
暗示,這些特征是某個未知文化的遺跡,該文化對邁錫尼人有過重大影響
或彼此之間相互有過影響。麵對這些神秘的印章,伊文思推測,它們可能
是這個未知文化的線索。他甚至進一步推測,這些印章也許是歐洲文字的
源頭,愛琴地區曾存在過一種比邁錫尼文明和特洛伊文明更加古老的文明,
並且是二者文明的根源。
此後數年間,伊文思在地中海東部的一些遺址中搜集了大量類似的印
章。特別是1893年的一天,41歲的伊文思在雅典大街小巷的古物售貨攤尋
找古董時,發現了一些三邊和四邊形的小石頭,上麵雕刻著似乎屬於象形文
字係統的符號。人們告訴他,這些印章來自克裏特島。伊文思也聽說該島北
邊海岸附近的克菲那有一個大型遺址,這個遺址就是克諾索斯,即米諾斯王
宮的所在地。對謝裏曼挖掘的邁錫尼文明一直抱有強烈好奇心的伊文思敏銳
地感到,克裏特就是他揭示遠古和史前希臘文明的地方。1894年春,伊文思
第一次踏上了傳說之島克裏特的土地,他走遍了島上的山山水水,進行詳細
的考察。他吃驚地發現,島上商店裏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古代雕刻印石,甚至
連當地農民脖子上掛著的裝飾品也是這種印石。當地人把它們當作護身咒
符,視如珍寶。伊文思還在這裏發現了一些宮廷與市鎮的遺跡和遺物,他越
來越堅信,克裏特的地下埋藏著考古學上的重大秘密。1899年3月,伊文思
帶著他的具有發掘技術經驗的同伴來到克裏特,招募工人開始挖掘克諾索斯
遺址。很快,伊文思就發現了他要尋找的東西——克諾索斯建築物、史前象
形文字和米諾斯人的壁畫。而挖掘時間最長、最引人注目的發現則是米諾斯
王宮。
伊文思比謝裏曼幸運得多。謝裏曼在世時克裏特島處於土耳其的控製之
下,謝裏曼未能得到發掘許可;而到1899年克裏特已擺脫土耳其的統治,歸
於希臘統治下,申請發掘許可相對容易。1900年3月,正是春寒料峭的季節,
伊文思從雅典來到克裏特島,他在資金雄厚的“克裏特考察基金會”的資助
下,終於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發掘機會。此時伊文思年已48歲,愛妻去世已有
多年,他無牽無掛,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克裏特考古工作中。
克裏特考古發掘沒有讓伊文思失望。第一天他就挖到了建築物的牆和一
些藝術品;第二天,發現了一堵有壁畫的牆和畫有圖案的石膏作品,它們雖
已褪色,但仍可辨認。廢墟似乎埋得很淺,幾乎每挖一鋤都會挖出幾件古物,
不幾天,掘出的文物就堆積如山。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形狀各異的雕刻印石、
精致的花瓶、真人大小的陶罐(主要用來裝穀物、酒和油)以及數以百計的
泥版。泥版上刻著兩種由直線構成的未知文字,伊文思稱之為“線形文字A”
和“線形文字B”,其中“線形文字B”曾在邁錫尼考古發掘中發現過。伊文
思清楚地意識到,這裏存在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古老的文明,他在書中寫道:
“這是一種異乎尋常的現象,不像古希臘,也不像古羅馬……也許,它的全盛
時期可以追溯到邁錫尼時期之前。”伊文思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發現,引起
了轟動。英國倫敦的《泰晤士報》評論道:“克諾索斯的發掘,在重要性上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