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失信於人將付出大代價?(1 / 1)

3.失信於人將付出大代價

在工作中,沒有比誠實守信、取信於人更為重要的了。你在言行舉止之中,時刻不可放棄了這個根本。與人交往時,隻要有這個根本存在,隻要別人還信任你,其他方麵的缺陷或許還有補救的機會,若失去了這個根本,別人就不願再與你共事,不願再與你打交道。

有個大富翁,渡河的時候翻了船,大喊救命。一個船夫聽到喊聲,劃著小船去救他。船還沒到,大富翁說道:“快來救我!上了岸我給你一百兩金子,我有的是錢。”船夫把他拉上船,送他上岸,富翁卻隻給了那船夫十兩金子。船夫說:“方才你說給我一百兩金子,如今才給十兩,怎麼能這樣!”

大富翁聽了斥責道:“你不過是個船夫!一天才能掙多少錢,現在一下子就賺了十兩金子,你還不滿足?再囉嗦,連這十兩都沒有!”船夫沉默不語,搖搖頭走了。

不料,過了一個月,大富翁乘船順江而下,船撞在礁石上翻了,他又落水了。剛好船夫在岸邊釣魚,聽到大富翁喊救命,他動也不動。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救他?”船夫回答說:“這就是那個沒有信用的人。”聽了船夫的話,沒有一個人去救,最後大富翁淹死了。

正如電腦缺少了硬件和軟件就無法正常工作一樣,一個人喪失了誠實和信譽,也難以取得成功。富翁失信於人終於付出了大代價。

失信於人,說話不算數,許諾不兌現,意味著你丟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品質,意味著在別人眼中你失掉了為人的信譽。這個損失多麼慘重,你當然會掂量得清清楚楚。

有位知名的學者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名赴德留學生在畢業時成績優秀,他決定留在德國找工作。拜訪許多大公司後,他都被友好地拒之門外。留學生最後隻得去一家小公司求職,但也照樣被禮貌地拒絕了。

這下,留學生不幹了,他大聲說:“你們這是種族歧視,我要控告你們……”對方還未等他把話說完,便打斷他說:“請您小聲點,我們去別的房間談談好嗎?”兩個人走進隔壁一間空房,小公司人事經理遞上一杯水之後,從留學生的檔案袋裏拿出一張紙。這是一份記錄,上麵記錄留學生乘坐公共汽車時曾經3次逃票。留學生看後十分驚訝,也十分憤怒,心裏不禁嘀咕:“就為了這點小事而不肯聘用我,德國人也太小題大做了。”

說到這裏,知名學者列舉了一組數據,稱德國人抽查逃票通常被查到的概率是萬分之三,即你逃票一萬次,隻有3次才可能被發現。那位留學生居然被查出3次逃票,一向以信譽著稱的德國人對此自然不會等閑視之。

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現代社會是信譽社會,對於個人來說,信譽代表著形象,代表著人格。要想在形象和人格上獲得信賴和尊重,就需要樹立個人的可信度。從這一點上說,就不難發現為什麼德國人會將逃票這樣的小事看得比天還大,就是因為他們相信,一個人在幾毛錢的蠅頭小利上都靠不住,誰還能指望他在別的事情上值得信賴?

人之所以失敗,絕不是因為你沒有才能或運氣不好,可能是由於你輕視小事這個惡習造成的。輕視小事不會產生信譽,沒有信譽就無法生存。

如果你損失了一些錢,你並沒有損失什麼;如果你失去了一些朋友,你失去的可就大了;如果你失去了信譽,那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