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曆史悠久燦爛,中醫文化源遠流長,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中醫不愧為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瑰寶。從神農嚐百草、伏羲製九針,到見微知著的望聞問切,從溫熱寒涼的百草藥性到各具特色的民間醫藥,從神秘的經絡到延年益壽的養生之術,都充分地展示了中醫中藥文化的無窮魅力。
中醫藥的起源自有其亙古神奇的魅力,曆史上出現過無數名醫與醫學經典:古代扁鵲、華佗、張仲景的中醫診病,能夠妙手回春,藥到病除;起死回生、麻沸散、虎守杏林等醫藥典故千載流傳;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曆時27年著成《本草綱目》,對中國和世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醫學經典,標誌著中醫藥理論體係的形成。
幾千年來,中醫藥在防治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日益強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而成為我國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雖然中醫如此瑰麗神奇,但中醫理論的文字表述深奧複雜,術語眾多,即使是受過一些專業訓練的人,也常常難以深刻理解它的真諦,而接受現代科學教育成長起來的廣大民眾,對深奧的中醫更是敬而遠之。人們普遍認為中醫枯燥無味,難以入門,其實並非如此,大眾化的中醫不但生動形象,而且非常有趣。
中醫中藥在以其獨特的功效救死扶傷、祛病延年的同時,也為世人留下了許許多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既有對中醫中藥起源的考證,又有古今名人與中醫藥的軼事珍聞,還有關於中草藥的動人傳說,以及中醫中藥與文學藝術的不解之緣。它們如同杏林中綻放的一朵朵美麗的鮮花,散發著縷縷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為了弘揚中醫文化,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領略到中醫深廣的內涵和科學價值,讓更多的人與千古中醫欣然相對,息息相通,編者遍覽中醫諸書,上至中醫典籍名著,下及中醫報章雜誌,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不憚其煩斟酌篩選,擷其中醫文化知識精華,輯其中醫典故碎片,談藥論醫,文藥結緣,寓樂於文,引人入勝,使艱難晦澀的中醫變得通俗易懂、妙趣橫生。
本書還配有內容豐富的知識鏈連,這些知識集錦濃縮了中醫學理論的基本特點和中醫文化的精髓,充分地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同時也展示了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本書融醫、藥、文、史於一爐,集學術性、藝術性、知識性、實用性、資料性、趣味性於一體,分醫藥史話、本草典故、藥物探源、醫家軼事、奇法治病、醫德醫鑒、醫苑趣談等章節,所有篇什均為讀者所喜聞樂見,或考證有據,或口口相傳,或見之於典籍,或流傳於坊間,一卷於手,品味咀嚼,饒有趣味,不僅是初窺中醫奧秘者登堂入室的叩門之作,更是普通讀者了解中醫文化的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