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段譽最怎麼瞞著家人出走在外,也是大理國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根本就瞞不過那些有心之人。想占段譽的便宜,可別鬧得和書中那些配角一個下場,一個接一個都反被占去便宜。就連那吐蕃的國師鳩摩智,身份、名聲、智力、武功和江湖經驗都表明了遠在段譽之上,不也等於給段譽創造了占更大便宜的機會嗎!
有時候,老天就是有這麼不講理。
比原書作者還不講理。呂不韋最怎麼私心為惡,項少龍最怎麼公心為善,最後不都還是便宜了秦始皇嗎!秦朝最怎麼自高自大也不會認為,現在的自己就能比那鳩摩智、呂不韋和項少龍都厲害。要麼一開始就殺了秦始皇,殺了段譽,不給他們機會成長為主角。要麼一開始就別想占什麼便宜,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自身擁有的越多,吃虧也越大。殺了都還要吃虧,因為還有別的主角來占去便宜,因為這就是配角的命。
若命中注定了自己不是配角,是主角,也就更沒必要考慮這些。不考慮,主角依然是主角,像書中段譽不想學武也有絕世武功送上門,想不要都拒絕不了。
不好是,想不殺人都控製不住。
配角依舊是配角。
事實上,段譽真要想大公無私,完全可以學書中無涯子。傳多了不必,將多得控製不好的內力傳入到別人體內就夠。不傳又不是絕對不能傳,按理有的是辦法,不知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不傳。要是覺得那樣太吃虧,可以優先考慮身邊的親人——父母、妻兒、妹妹、伯父、伯母等,每個都多傳一些,最多內力都不怕,是不是?
小說中找不找得到原因都可以不說,現實中可以不說嗎?真要狠下心不說,是不是還是要如小說所說,要反過來吸收自家人的內力,使他們多年的苦修毀於一旦?
如果這就是聰明,秦朝情願傻上一輩子。
如果這就是主角,秦朝情願配角一輩子。
不管這世界還受不受小說中的命運影響,秦朝都不想在沒什麼把握時就去找主角展開生死之戰,吃力不討好,但也絕甘心配角一輩子不反攻主角。不穿越都不甘心。
沒資格的時候不甘心,有了資格後更不甘心。
擁有的資本多了不甘心,資本少了也不甘心。
不苦心有什麼用?
且順其自然,省出心思,有時間多提升一下自己的武功再說。
逍遙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為本,招式為末。
秦朝不想在招式上耗費太多時間,‘淩波微步’都隻一天修煉四五遍,偶爾六七遍。其實單是每天四遍所耗費的時間合在一起都已經很嚇人,因為‘淩波微步’的修煉與應用正好相反,走得越慢越有效果。不過這秘密是自悟,沒被寫在秘笈上。一般人一般情況是走得越慢越容易用錯力。書中段譽最開始修煉的時候,也曾用錯力,身體因而癱瘓過一陣。秦朝親自試驗過一次,癱瘓了比觸電還糟糕,感覺嚐試過一次就已足夠。
再不想拿自己做那試驗。
為什麼要慢?
為什麼要動?
不動,就連躺在床上躺久了都會躺成癱瘓。
說站馬步要不動如山,站得越久越厲害,武功最高都還是外行。馬要動,人也要動。既要動,又不能動快了,動快了比躺久了更容易傷身。秦朝小時候有學‘太極拳’,便分練法和打法,一慢一快,一柔一剛,一外調內養,一傷人傷己,跟這兒的武學本質相同,發展方向和程度不同。那兒最厲害的內家拳都修煉不出內力,有內力都成了明勁、暗勁、化勁。這兒隨便找一門武功都脫離不了內功體係,離不開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