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顏詫異道:“既不看,當然該扔掉,還留著幹嘛啊。我又不可能挨個去把信退給本人,再說不看也不知道誰寫的……”
蛐蛐兒鄙視地看慕顏一眼:“有點兒創意好不好!”
接著她又款款說道:“要是我,我就把收到的情書全放一起,等到老了才拿出來,分門別類,裝訂成冊,然後一遍一遍地閱讀,發出含淚的微笑……”
“並且可以既驕傲又哀傷地宣稱,整個京大的青春美少男曾經都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獻上他們最真摯的愛情,而我都不肯看一眼……”豬豬、可可和小魚心領神會,齊聲道。
蛐蛐兒得意地點頭,“孺子可教!”
慕顏惡寒。
管弦樂團的訓練在開學第二天下午就進入正軌。
這次杜老師給大家挑選的排練曲子既熟悉又陌生,乃是著名的《茉莉花》。
作為民歌,《茉莉花》在中國自然是家喻戶曉。慕顏以前作為笛子獨奏曲目也在電視台演奏過,也聽過薩克斯的獨奏,覺得差別不大,但是她還真沒有讀到過交響樂版的曲譜。
在眾人略帶疑問的目光中,杜老師放了一遍民歌版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給大家聽,又放了兩遍交響樂版,微笑著問:“我想問一下同學們,《茉莉花》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眾人說:“民族風味——”
“中國風!”
李冉冉大聲說:“正好下個月我的獨奏曲目裏就選了這首!”
杜老師看了李冉冉一眼,鼓勵地微笑,說道:“非常不錯。這是地道的中國風樂曲,你獨奏選它,還是很有眼光的。”
他又對陳雲逸說:“你給大家簡要說說,這首曲子的來龍去脈。”
陳雲逸點點頭,對大家說:“《茉莉花》是咱們樂團的保留曲目之一,每年必定排練。這支曲子先是被英國人約翰?貝羅在他的中國遊記中記譜,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往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後來它的樂曲被普契尼的經典歌劇《杜蘭朵》采用為主要素材之一,從此成了‘中國風’音樂的代名詞。中國申奧和辦奧博會的時候,也都用《茉莉花》的交響樂作為背景音樂……這首樂曲,是對外交流訪問的必備曲目。”
慕顏聽到最後一句,覺得這話有點兒文章。
但是陳雲逸卻不再說別的,直接請杜老師安排合練了。
杜老師提示大家說:“我還記得當初第一次學習這首曲子時,領導請的老師說,古人形容茉莉的一句話是‘玉骨冰肌,輕盈雅淡’。要演奏好這支曲子,大家不妨回憶一下這種花的樣子,並且一定要記住它是以中國江南地區的版本為基礎的,要點就是八個字:委婉、含蓄、柔美、細膩……”
慕顏家裏陽台上就養著幾盆茉莉,每年都從夏初開到秋末。
她一向隻覺得這種花很能作怪,印象中是小到幾乎不起眼的樣子,卻香得出奇,冷不丁能被它發出的濃香囧到。
這花看著雪白,其實腹黑,算是老媽的寶貝之一。有一次老媽還說,茉莉早先是從阿拉伯傳到中國來的。她當時就覺得這花果然很有遊牧民族特色,香味也像沙漠裏的貝都因人一樣神出鬼沒,尤其是在有風的晚上。
此時忽然聽見杜老師冒出這句“玉骨冰肌,輕盈雅淡”,她不禁覺得古人真是善於浮誇修飾,把一種南方常見的花朵說得這樣超凡絕俗,就差直接說它是仙女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