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會注意暖冬與自己的活動的聯係,就像我們的先輩在砍伐森林、大煉鋼鐵時很少想到那樣做對子孫後代的不利影響。實際上,氣候變化的災難性影響遍及全球每一個家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當我們浪費能源時,當我們浪費紙張時,當我們每天開車時,當我們使用空調時,都很可能在直接或間接地幫助製造暖冬。認識到這種緊迫性,同樣是在應對挑戰,怎麼能說和普通人沒關係呢?
這些天,加拿大環境科學家在白令海拍到了一幕悲情:一對北極熊孤獨地站在浮冰之上,茫然失措。由於氣候變暖,浮冰離陸地越來越遠,北極熊遊到陸地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其處境越來越危險。人類麵臨的處境與這對北極熊何其相似。
如果說,過去暖冬一詞對人們來講是新奇的,那麼今後寒冬一詞或可能讓人驚喜,留住寒冬成為人類的希冀。但願這個詭異的暖冬能激發起我們更多的全球公民意識和環保意識。
敬畏自然,珍惜擁有,從自己做起,我們隻有一個地球。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母親,是我們的美好家園。地球給予我們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它對人類社會具有永恒的重要價值。人類社會發展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部不斷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曆史。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創造了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在人類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但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地球的負荷變得越來越沉重,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就決定了我們人類必須在自然資源與環境容量所允許的範圍內去謀求自身的發展。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製約。中央明確提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決不能讓地球上最後一滴水變成人類的眼淚!
最近喜聞,為遏製全球變暖,2007年7月7日,長達24小時的地球現場大型音樂會將在全球七大洲同步舉行。這是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與2005年現場八方音樂會的執行總監凱文·沃爾,在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上述計劃。
與地球現場同時發起的遏製全球變暖的活動主題為救救我們。主辦方估計,全球約20億人將通過親臨現場、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及在線音頻或視頻等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會。音樂會將使用再生能源、可降解塑料及節能設備,以體現其環保承諾。
同時,戈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通過發起'地球現場'和'救救我們'活動,將啟動一係列宣傳,號召世界各地的人們行動起來。隻有通過前所未有且持之以恒的全球性運動,才能遏製氣候危機的蔓延。
據沃爾介紹,音樂會將在中國上海、澳大利亞悉尼、南非約翰內斯堡、英國倫敦和南極洲等地舉行,巴西、日本和美國的具體舉辦地尚未確定。每場音樂會將持續4小時至8小時,在24小時裏,任一時刻都會有2至3場音樂會在不同地方同步舉行。
紅辣椒樂隊、黑眼豆豆樂隊、邦·喬維、謝裏爾·克羅、費絲·希爾、凱莉·克拉克森、蒂姆·麥格勞、恩裏克·依格萊西亞斯以及墨西哥組合MANA等100多位著名歌手、樂隊和組合將登台表演,奉獻一場精彩演出。
珍惜資源,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同時也是為子孫後代留下生存發展的空間。隻要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萬眾一心,善待地球,珍惜資源,就一定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